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高旭东:中国3G首选TD可行且必要[转载]

高旭东:中国3G首选TD可行且必要[转载]

上?不上?这是个问题


  近几年来,针对中国是否上马3G,可谓众说纷纭。


  在无线领域,中国本来最明智的选择是跳过3G,推动Wi-Fi并开发新一代通信技术,尽管这个时机已经错过。
 
  ——2004年4月13日,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2004中国互联网峰会”上如是建议。


  3G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不是从市场需求来的,技术上是不伦不类的。3G业务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国家不要去干预,只在政策上做一些引导。让运营商自己去做,谁认为能够赚到钱谁就去。


  ——2005年2月4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的3G研讨会上,“LAS-CDMA之父”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道本对3G业务作如上表示。


  我们不便参与任何意见,都是我们的客户。最好还是快些决定3G,再拖下去,就真晚了。


  ——2005年05月20日,诺基亚中国总裁何庆源代表设备商,表达了对上马3G的期盼。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发展3G的条件已经具备。


  ——2005年12月27日,信产部部长王旭东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表示, 2006年3G有关政策将制定出炉。这样的表态迅速被媒体认定为所谓“3G秘密方案已定,近日将正式公布”。


  由于面临着巨大风险与市场竞争,中国本土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TD-SCDMA可能会于2009年退出市场应用。


  ——2006年1月22日,科技市场调查公司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对TD-SCDMA前景不表乐观。


  中国必须统一建设TD-SCDMA网。


  ——2006年3月初,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移动通信专家李进良旗帜鲜明地抛出了一个令全球电信界心跳加速的观点。


  建设一张网从成本来说确实是低的,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是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则非常可怕。


  ——2006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室主任王学庆针对建设一张TD网的观点表示质疑。


  中国3G将快速进入商用,这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并极大拉动内需。2010年中国3G用户将达2亿户。


  ——2006年4月12日,在“2006年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对国内3G需求表示信心。


  TD-SCDMA技术与另外两种标准没有差距,只有更好,中国人对自己的技术应该有信心。TD-SCDMA能否成功关键不在技术和需求,而是在于运营商的策略。


  ——2005年4月13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徐玉在一个研讨会上,对国产标准表示了极大的信心

首选“TD”,可行且必要

  文/高旭东

  目前对发展3G业务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但是在很多重要问题上还远没有形成共识,对有关问题深入讨论,是发展3G的必要条件。

  人们非常关注个人用户对3G业务的需求。比如视频新闻、移动在线游戏、移动视频点播、移动定位、个人财经等等。现在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应该参照3G发展比较领先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日本与韩国的经验,确定推出各种不同的3G业务的时间顺序。我认为,这很值得商榷,因为我国与日本、韩国存在很大的差别。

  实际上,由于3G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技术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在3G发展的早期,很难判断哪种业务在我国发展空间广阔。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运营商应坚持如下两个原则来发展3G业务。

  第一个原则是“跑马占圈”。因为不知道哪些3G业务会最终发展起来,如果局限于事先确定好的少数几个业务,风险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在适当的前期调研基础上,实行“跑马占圈”原则,同时对多种业务进行试验,“百花齐放”,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当然,这对电信运营商的能力与资源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

  第二个原则是优先发展已经有比较大的现实需求的业务。一个领域是通过3G技术无线上网。正如大唐电信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世鹤博士指出,现在全国上亿人用ADSL业务,受到固定电话线的限制。另外,通过ADSL上网时,话音业务质量由于干扰会严重下降。

  内容提供问题是发展3G的另外一个问题。没有丰富的内容,就不可能提供丰富的3G业务。问题是运营商对于自己解决部分内容提供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很多。比如可以不必同一些大的机构和组织签订排他性的合作协议,从而降低成本。

  另外,技术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发展的早期,创新者可能需要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因为其它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了解更少,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也更不愿意冒险。而在新市场发展起来以后,则可以更多地利用其他企业的力量。因此,在3G发展的早期,由运营商直接为自己开发、提供某些3G内容,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如何在TD-SCDMA、CDMA2000、WCDMA三种不同的技术标准之间进行选择,也是发展3G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首先是国家层面的选择,是只发展TD-SCDMA,还是三个标准并存?

  从必要性看,WCDMA、CDMA2000是沿着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老思路发展的,目前已定的第一阶段标准其核心网不是分组交换的IP技术,其接入网最高只达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因此,既不适应因特网非对称传输的要求,也不能适应移动多媒体业务的要求,这就限制了它在固定因特网和移动因特网上的应用。相反,TD-SCDMA是TDD和CDMA、TDMA技术的完美结合。如果推行中国3G标准,就可以顺应移动网与因特网结合的技术发展潮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全球最为先进高效的移动信息网。

  从可能性看,中国有足够的国力和市场空间来支持中国自己的标准:中国市场潜力是东扩后欧洲的3倍,美国的近5倍,日本的10倍。因此,中国在制定国际技术标准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

  从企业层面看,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也有一个三种标准选择哪一个的问题。从目前的应用程度看,WCDMA、CDMA2000占优势。从技术先进性看, TD-SCDMA占优势。

  如前所述,我认为3G时代价格竞争不可避免。如果是这样的话,运营商选择TD-SCDMA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比如使用TD-SCDMA可以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因为在三大3G标准中,TD-SCDMA的频谱利用率最高,单位频谱业务承载率高,有利于降低频谱使用的成本和基站等网络设备的成本。使用TD-SCDMA也有利于降低网络运营和维护成本,因为TD-SCDMA采用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的技术,网络规划优化相对简单,网络升级成本也低。TD-SCDMA的核心技术由国内企业掌握,也有利于降低运营商的成本。

  不同于2G时代产业链中的有关企业有明确的分工,3G时代的业务更复杂,技术和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很多技术问题和市场问题需要3G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来共同解决,企业间需要进行紧密的合作,而且这种紧密的合作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经常的。电信运营商在这种合作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协调。这就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认为,为了有效地协调3G产业链,我国电信运营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真正认识到,对某项3G业务是否符合市场需要,运营商的了解可能不如内容提供商;对于如何实现某项3G业务,设备和软件供应商更有可能拿出最佳的技术方案。因此,电信运营商同3G产业链中的其它企业的紧密合作,需要建立在真正的伙伴关系基础上。

  电信运营商同国内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的重要性大大上升了。根据著名创新专家Bengt-Ake Lundvall的研究,在技术迅速变化的情况下,经常的面对面的交流是必需的,而共同的文化背景是这种交流的重要基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AT&T、NTT、加拿大贝尔等企业,历史上拥有垂直一体化或准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结构,设备制造与电信业务提供曾经紧密结合在一起。我国的情况则不同,我国电信运营商对国外设备供应商的依赖还非常大,对国内企业之间合作的特殊重要性体会还不深,很多时候是把国内设备供应商当成压跨国公司设备降价的工具。

  因此,在力量已经比较强大的情况下,我国电信运营商应该大力加强同国内企业,特别是设备供应商的合作,包括在设备采购、投资等方面大力向国内企业,特别是设备供应商提供支持。比如应该大力支持TD-SCDMA的发展,把TD-SCDMA作为首选技术。在大唐、中兴、华为都已成为TD-SCDMA重要的设备供应商的今天,这不但可行,而且必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