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问创新工场:主导者、股权比例与盈利时间
[打印本页]
作者:
520503
时间:
2012-4-1 18:19
标题:
三问创新工场:主导者、股权比例与盈利时间
从2009年9月创立至今,“创新工场”一直伴随着质疑:创业能被规模化生产吗?具有谷歌、微软
(微博)
等光鲜履历的李开复
(微博)
,缺乏本土创业经历,“创新工场”模式能成功吗?在种种质疑的背后,其实是人们对创新工场的好奇和不解。日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全面反思了两年多来创新工场的创业得失与正在发生的变化。
日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某论坛上透露:创新工场至今共投资了47个项目,其中18个项目已经获得500万美元到1000万美元不等的A轮融资,3个项目投资失败;目前手上还有两只1.8亿美元的基金和5亿元的人民币基金。这是创新工场目前能够交给公众的一份成绩单。
但是,人们对李开复及其创新工场的期望远不止如此。“李开复名气很大,而且当初创办创新工场时的阵势也很大,可两年半下来,在其孵化出的公司中,除了豌豆荚小有名气外,还有哪一个能够在业界叫得响?”数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人士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对于质疑,李开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创新工场目前的失败率已经很低了,再低就有问题了。但他同时也坦承:三个失败的投资项目确实也存在下面一些问题:一是不够专注,想得太大,什么都想做;二是太技术化,而先有技术再去找用户需要,这个顺序颠倒了;三是创业者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够,团队彼此之间的不够信任,造成创业者分手;四是创业者心态不够成熟,有一点成功就过分自信。但是,李开复并不愿透露这三个失败项目的具体名称。
谁该掌握主导权?
李开复创立创新工场的最初设想是借鉴美国“IdeaLab”模式,由创新工场提出很多好的创意,然后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实现。
然而,在与国内很多创业者接触磨合以后,李开复发现:创业者往往都有自己的创意,很难完全接受创新工场的创意。“一个创业者之所以那么热爱创业,就是因为这是他的创意。”李开复说。
这两年,“风险投资的钱很多,但找不到好的项目”已成为风投界的共识。这种“供不应求”的创业投资现状,也成了创新工场在创始之初就遭遇的最大难题。李开复曾屡次公开表示:在国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创业团队。尤其是创新工场偏重投资的多是移动互联网这个前沿市场,而在创新工场成立的2009年底,移动互联网在国内还是一个未开发的蓝海,符合创新工场投资思路的团队并不多见。
2012年年初,李开复在创新工场投资的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发贴表示:“失败或碰到挑战的项目也不少。这里不点名,不谈细节,但是谈谈碰到什么挑战(有些已经失败,有些还在努力)”。他列举了五个方面:一是项目的技术很牛,但潜在客户不买账;二是项目出现创始人不和的问题;三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建立很好的线下合作伙伴关系”没做好,结果项目再好也没用;四是创业者很聪明,总想加新功能,新产品线,但不够专一,最终错失市场良机;五是过分相信美国趋势,走弯路后才发现美国良机在中国并不存在。
除了发现创业项目团队自身存在的问题外,李开复也开始对创新工场的模式进行调整,比如决定“把创意的主导权交给创业者”,把自身定位成“天使投资+孵化器”的功能。据了解,第一个从创新工场毕业的项目——豌豆荚,最初就是由创新工场提出的创意,然后再招募团队进行产品研发。而在创新工场的定位改变之后,创业者的自主性明显加强,一些创业项目开始活跃起来。比如创新工场后来孵化的点心、友盟、应用汇、知乎等项目都是以创业者为主导的。
“我们的孵化模式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将主导权交给了创业者。因此,并不是说我们的点子不好,而是做事情一定要专注,角色要清楚。”李开复说,现在的创新工场越来越意识到:点子没有趋势重要,更没有创业者重要。如果要选三件创业最重要的事,一是创始人;二是顺势而为,做即将成为趋势的事情;三是要专注地做事情。只有在这三个都满足之后,点子才是重要的。
股权比例存质疑
在孵化企业所占的股权比例,也是创新工场遭受争议的一个话题。在移动互联网创业已有两年的李壮(化名),在谈到自己不认可创新工场的原因之一,就是创新工场号称“天使投资”,但其在孵化企业所占股权比例远远高于一般天使投资所占的比例。
据悉,国外天使投资在企业的股权占比一般为8%,不超过10%。2011年3月,李开复在接受中关村在线的采访资料显示:创新工场在孵化企业所占股份一般为30%~40%。但是,李开复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第一笔投资只占15%~20%。”
尽管股权比例已经有所调整,但是,某电子商务网站创始人范亮(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重回创业当初,仍然会拿原天使投资的钱,而不是创新工场的。”在他看来,创新工场目前的股权占比依然较高,从而让一部分创业者觉得兴趣寥寥。
何时赚钱是个未知数
如果把企业的创业周期分为初创阶段(婴儿期)、A轮融资(幼儿期)、B轮融资(少儿期)、C轮融资(青春期)、成熟期(上市),那么,像李壮、范亮这类有经验的创业者显然已经度过了婴儿期,更需要的是A轮融资之后的服务。相比之下,创新工场目前所投资的显然多偏重于婴儿期的企业。
李开复也较为清楚创新工场的优势与不足。在他看来,投资婴儿期所需要的技能,恰恰就是自己以往在谷歌、微软等所积淀的经验,即对企业战略、趋势和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把握。而当创业企业进入A轮融资之后,则是风险投资机构发力的时候了。因此,如果以婴儿期的企业能否成功过渡到少儿期(即获得A轮融资)作为考量指标,那么对于创新工场来说,两年半时间内,47家孵化企业中已有18家成功拿到A轮融资,对于作为盈利性孵化器的创新工场来说,这一孵化成绩已算是比较高的投资成功率了。
对于创新工场的商业模式及其所孵化项目的未来商业前景,李开复有着自己的计算和考量:任何一个新的事物出来,一定要先起量,量起来之后,才能有钱赚。而移动互联网的赚钱模式,也不外乎传统互联网上的几种方式:一是靠入口赚钱,因此目前创新工场也在抢入口了,如豌豆荚、点心等就是此类项目;二是通过出售游戏道具、虚拟物品等来赚钱;三是移动广告模式,目前创新工场的一些创业项目在和广告主谈,说服广告主做有针对性的投放;此外,一些项目也在尝试与运营商合作,通过下载付费报纸、游戏等来赚钱。
在李开复的投资布局中,8年是一个投资周期,这也是衡量一个创业项目能否最终成功的时间段。知名互联网评论人、闪聚网创始人刘兴亮
(微博)
认为,从大的归类来看,创新工场是一个能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服务的天使投资机构,这种模式契合了中国目前的创业环境,因此对创新工场持有一个乐观的看法:其利大于弊,没有坏处。但是,创新工场毕竟是一个商业机构,其投资属于商业行为,需要盈利和赚钱。从目前来看,创新工场的孵化成绩都只是“纸上财富”和“未来市值”。而且,天使投资的周期一般较长,因此创新工场本身目前仍处于投钱的阶段,而何时赚钱,还是个未知数。另外,创新工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特别好的标杆性企业,当然这也与其孵化企业创立时间不长有关,毕竟创新工场本身也才只有两年多时间,而孵化企业也一般是一年多,因此一切还有待于时间来检验。
欢迎光临 电子技术论坛_中国专业的电子工程师学习交流社区-中电网技术论坛 (http://bbs.eccn.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