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日本家电之死:制造霸主让位给中国鸿海 [打印本页]

作者: 520503    时间: 2012-8-28 22:46     标题: 日本家电之死:制造霸主让位给中国鸿海

中国经济周刊第34期封面


封面故事—日本家电之死1


封面故事—日本家电之死2



  今天,我们如果在日本日立公司员工的面前,说“日立电视有多好”、“20年前的日立电视到现在还能用”的话,日立公司的人会有些尴尬,因为他们已经放弃家电产业了。
  “日本家电”,这个标志着全球传统家电产业最高端、最优秀、最有保证的代名词,正不可遏止地滑向“死亡”。
  2008年以来,日本家电企业在黑电、白电全线溃退,电视机产业亏损最为惨烈。从2009年起,日本已从家电出口国成为进口国。2011财年,日本家电的三大巨头索尼、松下和夏普共亏损1.6万亿日元(约合1283亿元人民币)。索尼连续4年亏损无计可施,夏普的巨亏“百年一遇”,而松下的亏损额度更是创造了全日本企业中的新高。
  寒流凶猛,巨债压身,海外市场流失,中韩企业持续打击,夏普第一个扛不住了。中国台湾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表示:“如此低的股价,鸿海完全有能力完购夏普。”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微博)甚至指出,不排除日本国民家电品牌索尼、松下被收购的可能。
  不再做家电,已经成为索尼、松下、夏普的无奈选择。如果这样,日本不得不像当年承认纺织、钢铁辉煌不再时一样,默默地哀悼“日本家电”金字招牌的死亡。这些企业正将自己的家电制造外包给他国贴牌生产企业并纷纷转型,他们或将在能源、医疗等其他领域东山再起,但对于正在遭受来自多渠道下行冲击的日本经济来说,本土“家电之死”无疑是其国之大恸。
  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台湾的鸿海集团毅然站在世界家电生产的中心。
  日立、东芝(微博):砍掉家电这条尾巴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 陈言 | 日本东京、中国浙江报道
  30年前,有机会去日本的中国人,可以在回国时买一件电视、冰箱或洗衣机等免税家电。这样的机会一年仅有一次。那时,日本东京等地有专门为中国服务的免税店。
  “我上小学的时候,从乡下来到了东京。第一次在火车站看到电视,有那么多的人聚集在电视前不肯离去。”年近70的斋藤孝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那时,在公司工作的职员每月收入数千日元,买一公斤大米要68日元,而一台电视要20万~30万日元。当时的日本电视产业,属于高利润产业。
  现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月工资是25万日元(约2万元人民币)左右,1公斤大米1000日元(约80元人民币),但一台电视却只需要2万日元。
  电视已经从极赚钱的商品,沦为一个不值钱的铁盒子,变得无利可图。
  上世纪80年代,日立电视风靡中国、美国、欧洲,但在今天的日立公司业务中,电视已经悄然退场。日立总公司公关部长佐藤正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几年前,我们将在中国福建的电视组装厂转让给了中国企业。不是不能制造电视,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是我们已经不做电视机业务了。”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公关部河野寿子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我们现在的产品主要在汽车产业、社会基础设施及电子等新材料、新零件开发领域。”日立金属是日立制作所的子公司,是日立转型的重镇。转型的理由很简单:这些业务比家电组装赚钱。
  在东芝,我们听到了同样的声音。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公关部长吉勤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家电业务在我们公司只占到9%,如果看利润率的话,我们的社会基础设施系统、电子元器件的能力早就超过了家电。”
  在浙江,笔者采访了东芝公司的电脑组装厂、生产LED灯泡·空调等的机电厂、生产水力发电设备厂等等。在中国的家电销售店,依然能看到东芝电视,但电视已经不代表东芝的技术与能力,电力设备、电子元器件等已取而代之。
  较长的产业链,让日立、东芝在这一轮电视企业危机中得以保全。截至2012年3月的日本财年,在松下、索尼、夏普巨亏的时候,日立盈利5500亿日元、东芝盈利2000亿日元。
  日本企业手中有较多的资金和技术,他们都在考虑电视之外的新业务。如今,松下正在思考其在自动化零部件方面的业务,索尼在医疗器械方面的业务等都会是今后侧重发展的对象。纯粹用家电来维持企业,在日本已经愈发艰难。日立、东芝本来就有较长的产业链,有所侧重是他们共同作出的正确决策,而对于松下、索尼、夏普来说,转型已是必然选择。
  夏普:失去日本电视最后的堡垒
  《东洋经济周刊》记者 杉本柳子 长谷川高宏 前野裕香 前田佳子 | 日本东京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 陈言 | 编译
  日本家电,电视率先举起了白旗;日本家电企业,夏普“沉没”得最快。
  2012年3月27日,夏普最引以为豪的、也是世界最大最新的液晶面板工厂“堺工厂”成了中国台湾企业的下属企业。
  堺工厂的投资额为4200亿日元。2009年,时任夏普总裁的片山干雄曾强有力地宣布:“我们开拓了大屏幕的新历史。”这是一座面向大阪湾、在有数十个东京棒球场那么大的土地上,新开设的年产600万台60英寸电视机面板的工厂。
  仅仅两年后,这块土地便与“夏普危机”紧密联系在一起。
  豪赌大屏幕失利
  薄板电视在2005年威震天下。彼时,32英寸的电视平均价格在15万日元(约1.2万元人民币)左右,但现在去商场看看,同样的尺寸,价格也就2万日元(约1600元人民币)。
  日元汇率比预想的要高出了许多。在电视面板厂刚开工的时候,“我们能做到在1美元兑90日元时,也能盈利。”夏普是这样想的,但现在日元早就升到80日元以上了,这样的话,和韩国产品根本不能竞争。
  2011年6月,时任夏普总裁的片山干雄不得不承认,“40英寸以下的电视面板,完全赚不到钱,已经没有接着做下去的必要了,想做也做不下去。”
  堺工厂决定放弃不能盈利的普通电视面板,专门生产6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初看这是个很正确的选择,但冷静下来会发现,60英寸以上的面板,全世界的需求量不过200万台,而堺工厂的生产能力有600万台。
  如果没有市场,就创造市场。夏普从去年夏季开始,将6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电视AQUOS拿到了北美,准备在那里大卖特卖。结果在圣诞商战前,工厂出现大量积存,AQUOS很难卖出去。
  在日本国内,夏普的品牌毫无问题,但此时,环境却已经发生很大变化。2011年10月—12月,AQUOS的销售量,仅有上年同期的四成左右。2012年4月AQUOS新品发布会上,夏普发誓要做8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电视,但在会场上听到这个誓言的人,个个面部表情十分僵硬。
  “堺应该抛弃AQUOS,成为一个为世界各家厂商供应面板的企业。”日本市场相关人物这样劝诫夏普。此时,AQUOS在世界上的占有率仅有7%。
  在工厂刚刚启动时,夏普也考虑过“将50%的面板提供给其他企业”。2008年,在世界薄板电视中居世界第二位的索尼,决定向堺工厂出资34%,打算在堺生产1/3的索尼面板,剩下的2/3,可用于AQUOS及其他厂家。
  但是,夏普本身并不肯将AQUOS抛弃。工厂开工后,日本国内买薄板电视蔚然成风,面板供不应求,夏普供应给索尼、东芝的产品,常常不能按时到货。索尼对夏普不能按期供货十分不满,态度也开始强硬,在出资完成了7%以后,便不再追加投资,直到最后全面退出对夏普的投资。
  自2011年下半年起,堺工厂的开工率不到五成,观察家们开始议论夏普的巨额投资是否还能收回来。夏普为了增强液晶生产线,投入了2000亿日元,这些资金来自于公司转换债券,而这部分债券到2013年9月,需要返还给投资者。
  2012年5月前后,堺工厂的大型液晶面板的外销比率(按金额计算),已经不到一成,开始捉襟见肘。
  此时伸出手来拯救夏普的是一家承包企业,一家专门从事电子产品的贴牌生产(EMS)企业:中国台湾鸿海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母公司)。




欢迎光临 电子技术论坛_中国专业的电子工程师学习交流社区-中电网技术论坛 (http://bbs.eccn.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