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基于ATMEGA16的无弧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下) [打印本页]

作者: forsuccess    时间: 2013-3-5 21:04     标题: 基于ATMEGA16的无弧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下)

摘要:文章针对传统变流接触器分合阐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对触头侵蚀的问题,提出了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全新的控制方法。该接触器以传统交流接触器为主体,实现三相电路的灵活控制,在主电路中每相触头并联一个单向晶闸管,以此来实现接触器在吸合和分断过程中的无弧控制,大大提高了接触器电寿命。并且将智能结构的理念带入了传统交流接触器中,采用ATMEGA16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使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集数据采集,故障诊断与一体,实现了交流接触器状态的实时监测。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无弧;智能控制系统;脉冲宽度调制

0 引言
   
传统交流接触器在分断电路的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电弧不仅造成触头磨损,降低了接触器的电寿命;同时交流接触器激磁系统多由交流电控制,不仅产生很大的交流噪声,而且线圈功耗特别大。本文针对传统交流接触器激磁系统及灭弧系统提出了一种简易、可靠的解决方案。根据国内外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研究总结,本文采用了无触点分断方案,简单来讲就是在接触器触头两端分别并联一个单相晶闸管,使其在接触器分合闸过程中起到分流作用进而达到无弧分合闸的目的。同时针对传统交流接触器励磁线圈采用交流励磁功耗大的缺陷提出了直流稳压激磁、直流小电压保持方案,不仅可以保证触头稳定闭合,而且还可以减小接触器二次弹跳几率及线圈功耗,提高其使用寿命。
    同时,随着计算机、单片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除了对传统交流接触器激磁系统及触头灭弧系统加以改进外,还引入了智能结构的思想,将传感器、驱动器、控制器集于一体,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及数据处理,对接触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及时判断,提高了接触器的实时性。同时还会对接触器各相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检测与判断,从而能准确地对接触器的运行状态及故障实现实时检测。

1 系统总体方案及其工作原理
   
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将传统的交流接触器与电力电子器件相结合,对接触器触头系统进行改进,具体改进方法如图1所示。同时实现励磁线圈电压自动控制、运行状态在线自动监测、实时故障自诊断及故障定位。采用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相应传感器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进而对接触器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准确的判断。系统县体实现原理如图2所示。


    图2中KM为普通交流接触器,选择工作场合为工频50Hz,相电压220V,线电压380V。通过对负载各相电压的监测判断,即可知道系统是否处于过压、欠压及缺相(由缺相保护电路检测)运行。若发现负载正在缺相运行,可立即封锁PWM号,使系统停止运行并给出故障信息。若系统处于欠压状态可以给出故障报警和实际电压值,根据检测的三相电压值计算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若在运行范围内即不影响正常工作时,负载保持运行状态;当三相不平衡度超过限定值则停止系统运行进行故障检修,并给出报警信号。1.1 无弧通断工作原理

1.1. 1 接触器吸合过程导通区域分析
   
根据图1所示主电路接线方式的分析,只有SCR1承受正向电压,SCR2承受正向电压,SCR3承受负向电压时才能保证三个晶闸管同时满足闭合基础条件(即Uscr1>0,User2>0,Usor3<0),使其在共同导通区域内完成触发操作,从而保证三相触点在共同导通区域内无弧吸合。


    针对图3所示,当系统接到吸合信号时,开始对接触器线圈进行激磁操作,而后通过过零检测电路检测到A相电压的左侧过零点,这之后SCR1便进入了导通区域,延时3.33ms后SCR3进入导通区域,再延时3.33ms后SCR2进入导通区域,从而可以在图中找到三个晶闸管同时满足导通条件的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以在阴影区域同时触发三个晶闸管,从而接触器可以实现无弧吸合。
1.1.2 接触器分断过程导通区域分析
   
接触器吸持过程中触头接触电阻很小,故触头两端电压很低,从而晶阿管两端电压很低。由此接触器分断过程以主回路电流为判断依据,如图4所示,分析如下。


    针对图4所示,当系统接到分断信号时,首先切断保持电源,而后通过过零检测电路检测到A相电流的左零点,这之后SCR1便进入导通区域,延时3.33ms后SCR3进入导通区域,再延时3.33ms后SCR2进入导通区域,根据这个条件可以在图中找到三个晶闸管同时满足导通条件的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由此可以在该区域给晶闸管触发信号使接触器完成分断过程,实现无弧分断控制。

作者: TLP291    时间: 2013-3-14 13:52


QQ:2355293390  TEL:0755-82767111
潮光光耦网http://www.tosharp.cn




欢迎光临 电子技术论坛_中国专业的电子工程师学习交流社区-中电网技术论坛 (http://bbs.eccn.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