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WiMAX进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bigwhite
时间:
2006-8-17 22:05
标题:
WiMAX进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时下,用户对宽带无线接入业务的需求日益明显,尤其是对于宽带无线化以及移动化需求的增加,WiMAX的机遇和挑战都逐渐凸现。以Intel为首的WiMax联盟正在大力推广这样一项新的无线网络接入技术。WiMAX的兴起反映了产业发展的趋势,要保证WiMAX产业的良好发展,必须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即一条由设备商、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内容开发商、终端制造商、用户等共同构成的产业链。
WiMAX产业链的发展
WiMax技术由于最初是由Intel、奥维通等一部分厂商倡导成立的,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但随着摩托罗拉、朗讯、思科、北电网络和富士通等国际巨头公司以及华为、中兴等国内网络通信巨头企业的加入,WiMax的发展前景呈现一片光明。在过去短短的几年中,WiMAX产业化进程在WiMAX组织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WiMAX论坛的成员已达366个,包括芯片制造商、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相关论坛以及研究组织等。从标准制定到核心网络构建、接入网设备研发以及终端芯片制造乃至测试仪器仪表等,各环节多厂商合作开发环境已初步形成。WiMAX技术论坛做为推动802.16标准设备在全球应用的组织,正积极推动组织内各大系统厂商之间设备的互通性测试工作。
1.芯片制造商
WiMAX技术标准近乎成熟之后,全球对这种新无线通信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作为WiMAX应用基础的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也加快了步伐。目前主要的WiMAX芯片制造商有Intel、Fujitsu微电子、Wavesat、Sequans和Beceem等公司。
Intel和Fujitsu微电子等公司所开发的用于固定通信的WiMAX芯片已经开始供货,而面向移动用途的WiMAX芯片组则最近刚刚由位于美国硅谷的Beceem公司开发成功,现已向部分厂商供应样品。这种面向移动用途的移动WiMAX芯片目前属全球首款。该移动WiMAX芯片由双芯片组成,分别为负责OFDM调制与解调处理和MAC层处理的基带芯片以及RF收发IC。除芯片组外,该公司还准备提供PC卡参考设计。
2.设备制造商
包括Alcatel、Alvarion、proxim、西门子、中兴通讯、华为等涉足宽带无线接入领域的大部分厂商都考虑开发下一代基于802.16协议的设备产品。从国外设备商角度来看,早在2003年10月,加拿大RedlineCommunications公司就发布了第一个符合IEEE802.16a标准的产品设备AN-100。该系统工作在3.5GHz频段,已经在欧洲、中东和亚洲获得了固定接入许可,可以提供单载波高达75Mbit/s的吞吐量,视距范围达到45 km。该产品可工作于点对点,点对多点的不同方式。2004年10月,Alvarion推出其准WiMAX平台BreezeMAX,该平台产品基于IEEE802.16标准,运行在3.5GHz频段,可提供高品质IP语音和高速数据传输等综合服务。另外,北电网络和LG电子、阿尔卡特与Intel分别计划合作实现其WiMAX策略。同时,西门子也公布了其用于WiMAX高速无线互联网接入的基站和调制解调器产品计划,可升级到802.16e标准。
3.运营商
作为产业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运营商的态度对于WiMAX技术的发展、产品的迅速应用及设备的互通至关重要。考虑到WiMAX网络的投资和建设需要足够的资源,仍然需要电信运营商或政府部门作为首要的网络建设和运营者。因此,用于大范围城域覆盖的WiMAX系统将需要运营支撑系统与之配合使用。
目前,加入WiMAX论坛的电信运营商有100多个,包括AT&T、Sprint、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德国电信、Varizon等。虽然WiMAX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但设备生产商和运营商的合作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在欧洲,英国电信已在苏格兰、威尔士、英格兰和北爱尔兰地区进行WiMAX相关的技术测试。法国电信在Amelly、Lehon以及LaSalvetat地区利用Redline通信公司,Aperto网络公司以及Alvarion公司的设备建设了基于802.16d标准的Pre-WiMAX试验网络。
在南美洲,阿根廷Millicom电信公司已宣布,将联合Alvarion以及Intel公司,在拉丁美洲新部署一个WiMax网络。在北美洲,AT&T公司与英特尔合作,希望通过开发类似WiMAX的无线产品,可以达到避开有线网络公司与用户实现直接连接的目的。目前在亚洲AirspanNetworks正与日本电信运营商Yozan合作,计划在日本东京部署WiMAX网络。我国与国际同步,在WiMAX网络建设方面的合作也在逐步进行。2005年初,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与北京艾维通信有限公司、美国ADAPTIX公司和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在石景山区开建了我国第一个WiMAX完全标准的区域示范网。
在国内,虽然暂时未有运营商加入WiMAX论坛,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几大运营商一直对WiMAX保持着关注,并在不同程度组织了对WiMAX802.16d设备的测试,为WiMAX在中国的市场应用打下了基础。
WiMAX产品及现状
WiMAX论坛的认证实验室CETECOMSpain与每家WiMAX设备供应商合作,进行广泛和严格的测试,包括协议符合性、射频符合性和互操作性测试。WiMAX论坛将根据TDD和FDD(3.5GHz频段,使用3.5MHz信道)两种规格对设备进行验证。同时,依据市场需求和供应商产品的商用计划,论坛将会考虑在2006年是否增加更多的产品规格。此外,WiMAX论坛还承诺未来对基本规格的所有增强性功能都可以实现向后兼容的支持能力。目前从首次开始对设备进行WiMAX认证工作以来,在迄今为止的两个月,已有十几款WiMAX产品通过了认证。
在首批通过WiMAX认证的设备中,Aperto、RedlineCommunications、Sequans的发射端设备和Wavesat的终端设备通过认证,通过认证的产品包括Aperto的PacketMAX5000、RedlineCommunications的RedMAX AN-100U、Sequans的SQN2010 3家厂商的发射端设备以及Wavesat的miniMAX终端设备入围,其中Aperto及Redline为系统设备厂商,Sequans及Wavesat主要提供芯片,这4家厂商主要都支持3.5GHz频段。Sequans以WiMAX发射端的系统单芯片(SoC)、Wavesat以WiMAX终端设备芯片通过了认证。
不久前,WiMAX论坛又公布了新一批工作在3.5GHz频谱上的频分双工(FDD)系统标准的认证产品。这些产品包括Airspan公司的MacroMAX基站和EasyST用户站解决方案、Axxcelera公司的ExcelMax基站、SequansCommunications公司的SQN1010-RD用户站解决方案、西门子(Siemens)的WayMAX@vantage基站和用户站解决方案以及Wavesat公司的miniMAX用户站解决方案。Wavesat公司的miniMAX客户端解决方案是Wavesat为全球OEM和ODM厂商提供的EvolutiveWiMAX产品系列一部份,它能帮助客户快速完成3.5GHzWiMAX客户端产品设计,同时确保这些产品符合IEEE802.16-2004标准与相关修订内容要求,并能轻易通过WiMAX论坛认证。
从国内设备商角度来看,中兴通讯是首家加入WiMAX论坛的国内电信设备供应商。2004年5月,中兴通讯还承办了WiMAX中国年会,这是IEEE802.16工作组在中国的首次会议。华为于2004年9月加入WiMAX论坛,在标准制定方面和中兴通讯一起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兴、华为这两家中国设备制造业的领袖型企业相继加入WiMAX论坛,在标准的制定以及支持互操作等层面都表现出绝对的实力,但出于企业战略的考虑,目前国内两大WiMAX厂家华为与中兴均退出了802.16d产品的研发转而直接面向移动特性的WiMAX802.16e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中。
目前,WiMAX论坛认证产品是基于802.16d的固定接入解决方案的产品,但随着移动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更多地参与WiMAX论坛的活动,增加移动性的要求将会变得更加强烈。Sprint和三星已经加入了执委会,而现在提供移动WiBRO宽带无线服务的韩国运营商都加入了WiMAX论坛,三星方面已经提出了根据WiBRO服务模式销售的产品都将是获得WiMAX论坛认证的产品。
WiMAX仍需解决的问题
WiMAX技术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WiMAX产业的运营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巨大的,尤其频谱一直是困扰WiMAX的最大问题,目前可供考虑的频段包括2.3~2.6GHz、3.3~3.6GHz、5GHz这些频段。世界各国的频谱分配现状和无线电管制政策差异很大,因而各个地区倾向的WiMAX频谱也有很大差异,WiMAX最终将可能根据各个国家频谱的分配情况来确定WiMAX的运营频段。在中国可能会收回目前3.5GHz宽带无线接入使用的频段为WiMAX专用或是开放3.3GHz频段供WiMAX使用,而对于支持移动特性的802.16e标准,从运营与技术角度来说应当使用较低的2.3~2.6GHz频段,最终无论使用哪一个频段都可能会对WiMAX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无论如何,WiMAX产业链中各方都希望抓住WiMAX发展的契机迅速进入市场,但WiMAX产业需要从技术—产品—市场—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的联动与芯片制造商—设备制造商—运营商-政府管制单位的协同合作才能带来WiMAX的成熟应用,只有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多方共赢的盈利模式,WiMAX产业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欢迎光临 电子技术论坛_中国专业的电子工程师学习交流社区-中电网技术论坛 (http://bbs.eccn.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