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具有负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 [打印本页]

作者: 苹果也疯狂    时间: 2015-6-30 20:25     标题: 具有负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

具有负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简称为负反馈放大器。REF195GSZ-RL7其电路结构方框图如图9-19所示。负反馈放大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电压放大电路;二是负反馈网络。                        
    (1)负反馈放大器的特点
    负反馈实质上就是把输出电压的一部分再送回到输入端,并使其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反。负反馈可以明显改善电压放大器的性能指标,使其失真减小、噪声降低、频响展宽、稳定度提高,而这些好处都是以牺牲放大器增益为代价的。由于增益可以用多级放大器来保障,而很多场合对放大器的性能指标要求严格,因此负反馈放大器得到普遍采用。
    (2)负反馈放大器的种类
    根据反馈信号是依赖于输出电压还是输出电流,负反馈可分为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两类。根据反馈电路与输入信号电压的连接方式,负反馈又可分为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两类。因此,负反馈放大器可分为4类:串联电流负反馈、串联电压负反馈、并联电流负反馈和并联电压负反馈。使用较多的是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和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
    (3)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
    图9-20为典型的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VT的发射极电阻Re为反馈元件,Rc上电压降即为反馈电压Uβ。Rb为基极电阻,Rc为集电极电阻。

                     
    如果将电路输出端(Uo两端)短路,使输出电压Uo=0,这时Re上的反馈信号Uβ依然存在,因此这是电流负反馈。Re上的反馈信号Uβ是与输入信号电压Ui相串联后加在晶体管VT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属于串联负反馈。综合起来看,这是一个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图9-21为其电路原理。

                  
    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输出信号电流Io在VT的发射极电阻Re上产生电压降Uβ,由于Re又串联在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回路中,因此Up与输入信号电压配相串联,且极性相反。由于反馈电压Uβ抵消了一部分输入信号电压Ui,所以放大器加入串联电流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降低,电流放大倍数基本不变,输入阻抗增大,输出阻抗略有增加。放大电路
    (4)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
    图9-22为典型的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VT的基极电阻Rb为反馈元件,反馈电压Uβ取自负载电阻RL上的输出电压Uo.Rc为集电极电阻。

                       
      如果将电路输出端(U。两端)短路,使输出电压Uo=0,这时反馈信号Up将不复存在,因此这是电压负反馈。反馈信号U
通过Rb与输入信号电压U相并联后加在晶体管VT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属于并联负反馈。所以这是一个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图9-23为其电路原理。

                  
    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反馈电压Uβ取自输出电压Uo,与输入信号电压U相并联,且极性相反。由于反馈电压Uβ分流了一部分输入信号电压Ui,所以放大器加入并联电压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基本不变,电流放大倍数降低,输入阻抗降低,输出阻抗也降低。
    (5)多级负反馈放大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往往采用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图9-24为三级负反馈放大器示意图。A1、A2、A3为三级放大器,R为反馈元件。多级放大器具有更高的开环增益,可以采用更大的反馈深度,充分发挥负反馈的效果。
   

                                    






欢迎光临 电子技术论坛_中国专业的电子工程师学习交流社区-中电网技术论坛 (http://bbs.eccn.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