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高压超结Super Junction结构及工作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掘金小分队
时间:
2016-11-9 12:12
标题:
高压超结Super Junction结构及工作原理
1、 PN
结
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五价元素如磷,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形成
N
型半导体
。
N
型半导体中,多子为自由电子,少子为空穴。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三价元素如
硼
,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形成
P
型半导体
。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浓度大于自由电子的浓度,空穴称为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自由电子为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
图
1
:
N
和
P
型半导体
P
型半导体与
N
型半导体相互接触时,其交界区域称为PN
结
。物质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这种由于浓度差而产生的运动称为扩散运动。
P
区中的自由空穴和
N
区中的自由电子要向对方区域扩散,造成正负电荷在
PN
结两侧的积累,电荷的积累形成电场,电场方向
正好阻止扩散的进行,但有利于电荷的漂移运动。在无外电场和其它激发作用下,参与扩散运动的多子数目等于参与漂移运动的少子数目,从而达到动态平衡。
由于
P
区中的空穴向
N
区扩散后与
N
区中的电子复合,而
N
区中的电子向
P
区扩散后与
P
区中的空穴复合,
PN
结两侧区域自由载流子数减少而形成耗尽层,也称为高阻层,耗尽层中没有多子,也没有少子,
P
区一侧出现负离子区,
N
区出现正离子区,称为空间电荷区。
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耗尽层变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外加反向电压时,耗尽层变宽。可以看到,内建的电场产生的电压和外加电压相等时,
PN
结内部才能达到平衡,因此耗尽层是
PN
结承受电压最核心的因素。
图
2
:
PN
结
2、 高压超结型功率MOSFET
高压的功率
MOSFET
通常采用平面型结构,其中,厚的低掺杂的
N-
的外延层,即
epi
层,用来保证具有足够的击穿电压,低掺杂的
N-
的
epi
层的尺寸越厚,耐压的额定值越大,但是其导通电阻也急剧的增大。导通电阻随电压以
2.4-2.6
次方增长,这样,就降低的电流的额定值。为了得到一定的导通电阻值,就必须增大硅片的面积,成本随之增加。如果类似于
IGBT
引入少数载流子导电,可以降低导通压降,但是少数载流子的引入会降低工作的开关频率,并产生关断的电流拖尾,从而增加开关损耗。
高压的功率
MOSFET
的外延层对总的导通电阻起主导作用,要想保证高压的功率
MOSFET
具有足够的击穿电压,同时,降低导通电阻,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在器件关断时,让低掺杂的外延层保证要求的耐压等级,同时,在器件导通时,形成一个高掺杂
N+
区,作为功率
MOSFET
导通时的电流通路,也就是将反向阻断电压与导通电阻功能分开,分别设计在不同的区域,就可以实现上述的要求。基于超结
SuperJunction
的内建横向电场的高压功率
MOSFET
就是基本这种想法设计出的一种新型器件。内建横向电场的高压
MOSFET
的剖面结构及高阻断电压低导通电阻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英飞凌最先将这种结构生产出来,并为这种结构的
MOSFET
设计了一种商标
CoolMOS
,这种结构从学术上来说,通常称为超结型功率
MOSFET
。
垂直导电
N+
区夹在两边的
P
区中间,当
MOS
关断时,形成两个反向偏置的
PN
结:
P
和垂直导电
N+
、
P+
和外延
epi
层
N-
。
P
和垂直导电
N+
形成
PN
结反向偏置,
PN
结耗尽层增大,并建立横向水平电场;同时,
P+
和外延层
N-
形成
PN
结也是反向偏置形,产生宽的耗尽层,并建立垂直电场。由于垂直导电
N+
区掺杂浓度高于外延区
N-
的掺杂浓度,而且垂直导电
N+
区两边都产生横向水平电场,这样垂直导电的
N+
区整个区域基本上全部都变成耗尽层,这样的耗尽层具有非常高的纵向的阻断电压,因此,器件的耐压就取决于高掺杂
P+
区与低掺杂外延层
N-
区的耐压。
当
MOS
导通时,栅极和源极的电场将栅极下的
P
区反型,在栅极下面的
P
区产生
N
型导电沟道,同时,源极区的电子通过导电沟道进入垂直的
N+
区,中和
N+
区的正电荷空穴,从而恢复被耗尽的
N+
型特性,因此导电沟道形成,垂直
N+
区掺杂浓度高,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因此导通电阻低。
图3:内建横向电场的
SuperJunction
结构
比较平面结构和沟槽结构的功率
MOSFET
,可以发现,超结型结构实际是综合了平面型和沟槽型结构两者的特点,是在平面型结构中开一个低阻抗电流通路的沟槽,因此具有平面型结构的高耐压和沟槽型结构低电阻的特性。
内建横向电场的高压超结型结构与平面型结构相比较,同样面积的硅片可以设计更低的导通电阻,因此具有更大的额定电流值。由于要开出
N+
沟槽,它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雪崩能量不容易控制。目前
N+
沟槽主要有两种方法直接制作:(1)通过一层一层的外延生长得到
N+
沟槽,(2)直接开沟槽。前者工艺相对的容易控制,但工艺的程序多,成本高;后者成本低,但不容易保证沟槽内性能的一致性。
3
、
超结型
结构的工作原理
3.1 关断状态
从图4中可以看到,垂直导电
N+
区夹在两边的
P
区中间,当
MOS
关断时,也就是
G
极的电压为
0
时,横向形成两个反向偏置的
PN
结:
P
和垂直导电
N+
、
P+
和外延
epi
层
N-
。栅极下面的的
P
区不能形成反型层产生导电沟道,左边
P
和中间垂直导电
N+
形成
PN
结反向偏置,右边
P
和中间垂直导电
N+
形成
PN
结反向偏置,
PN
结耗尽层增大,并建立横向水平电场。
当中间的
N+
的渗杂浓度和宽度控制得合适,就可以将中间的
N+
完全耗尽,如图4(b)所示,这样在中间的
N+
就没有自由电荷,相当于本征半导体,中间的横向电场极高,只有外部电压大于内部的横向电场,才能将此区域击穿,所以,这个区域的耐压极高,远大于外延层的耐压,功率
MOSFET
管的耐压主要由外延层来决定。
(a)
建立耗尽层
(b)
完全耗尽
图4:横向电场及耗尽层
注意到,
P+
和外延层
N-
形成
PN
结也是反向偏置形,有利于产生更宽的耗尽层,增加垂直电场。
3.2 开通状态
当
G
极加上驱动电压时,在
G
极的表面将积累正电荷,同时,吸引
P
区的电子到表面,将
P
区表面空穴中和,在栅极下面形成耗尽层,如图5示。随着
G
极的电压提高,栅极表面正电荷增强,进一步吸引
P
区电子到表面,这样,在
G
极下面的
P
型的沟道区中,积累负电荷,形成
N
型的反型层,同时,由于更多负电荷在
P
型表面积累,一些负电荷将扩散进入原来完全耗尽的垂直的
N+
,横向的耗尽层越来越减小,横向的电场也越来越小。
G
极的电压进一步提高,
P
区更宽范围形成
N
型的反型层,最后,
N+
区域回到原来的高渗杂的状态,这样,就形成的低导通电阻的电流路径,如图5
(c)
所示。
图5:超结型导通过程
另外还有一种介于平面和超结型结构中间的类型,是
AOS
开发的一种专利结构,虽然电流密度低于超结型,但抗大电流冲击能力非常优异。
图6:
介于平面和超结型结构中间的类型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融创芯城(一站式电子元器件、PCB、PCBA购买服务平台,项目众包平台)
欢迎光临 电子技术论坛_中国专业的电子工程师学习交流社区-中电网技术论坛 (http://bbs.eccn.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