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智能硬件春天背后 是IC产业的白热化竞争 [打印本页]

作者: yuchengze    时间: 2017-5-24 19:38     标题: 智能硬件春天背后 是IC产业的白热化竞争

2015年10月,台湾记忆体封测龙头——力成科技,宣布与中国大陆紫光集团签署策略联盟契约及认股协议书。紫光斥资新台币194亿元(折合约37.7亿人民币)认购力成私募新股,以每股75台币价格取得25%股权,成为力成最大股东,并将取得一席董事。这个消息犹如在台湾的IC产业界投下了一颗震撼弹——红色IC产业链开始进军台湾。
1. 台湾IC产业发展历程
台湾的IC产业发展可以追溯至1966年的高雄电子。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台湾本土缺乏科技研发支持,因此政府只能借助技术引进的方式来发展IC产业链的后段,即封装、测试与品管技术等技术门槛较低的部分。
1980年代起,台湾政府开始大力支持IC产业的发展,1974年工业研究院成立电子所推动IC产业的研发,至2000年投资了140亿新台币支持集成电路工厂。而在这一政府扶持计划中,最成功的当属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TSMC。
TSMC起始于1986年飞利浦(Phillips)与工研院签约合资成立的半导体制造公司,由当时工业研究院院长张忠谋带着一群以出身工研院为主的工程师一同筹办,而工研院的半导体技术则主要来自1970年代中期,由台湾经济部出资1000万美元的美国RCA公司技术移转计划。
至2014年,TSMC全年营收额为1526亿人民币,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占有率约50%,年销售量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商的第三名,仅次于Intel与三星。
除了台积电以外,宏碁(Acer)成立于1974年,富士康成立于1982年,华硕(ASUS)成立于1990年,联发科(MTK)成立于1997年,可以说从1970年代起,台湾的IC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且在90年代中期迎来了加速腾飞,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而IC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是台湾的经济腾飞,正如台湾中央研究院洪德钦研究员所说:“IC产业为台湾带来了至少20年的稳定发展”。2013年,台湾IC 产业产值排名全球第2,占台湾制造业总产值13.4%, 占整体出口产值比重为20.57%,占台湾整体附加价值的28%,据此推算占台湾GDP的比重高达5.33




欢迎光临 电子技术论坛_中国专业的电子工程师学习交流社区-中电网技术论坛 (http://bbs.eccn.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