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什么会发电
采用变频调速的电梯启动运行达到最高运行速度后具有最大的机械动能,电梯到达目标层前要逐步减速直到电梯停止运动为止,这一过程是电梯曳引机释放机械动能的过程。
升降电梯还是一个势能性负载。为了均匀拖动负载,电梯曳引机拖动的负载由载客轿厢和对重平衡块组成,只有当轿厢载重量约为50%(1吨载客电梯乘客为7人左右)时,轿厢和对重平衡块才相互平衡,否则,轿厢和对重平衡块就会有质量差,使电梯运行时产生机械势能(电梯重载下行和轻载上行)。
电梯运行中多余的机械能(含势能和动能),通过曳引机和变频器转换成直流电能储存在变频器直流回路中的电容中。此时电容就好比是一个小水库,回送到电容中的电能越多,电容电压就越高(好比水库水位超高),如不及时释放电容器储存的电能,就会产生过压故障,造成变频器停止工作,电梯无法正常运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变频调速电梯均采用电阻消耗电容中储存电能的方法来防止电容过压,但是电阻耗能不仅降低了系统的效率,电阻产生的大量热量还恶化了电梯控制柜周边的环境。电梯发电节能装置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电梯发电节能装置能有效的将电容中储存的电能回送给交流电网供周边其他用电设备使用,节电效果十分明显,一般节电率可达15%- 40%。此外,由于无电阻发热元件,机房温度下降,可以节省机房空调的耗电量,在许多场合,节约空调耗电量往往带来更大的节电效果。
二 能节多少能
以普通住宅电梯为例:一部变频电梯,如果处于发电状态运行,在空载运行的时候,每次发出来的电能约为0.2度左右。送回电网重的电能可以用在大楼的照明、空调等地方。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年每台电梯平均运行次数大概在20—30万次,这样就有约10万次左右处于发电状态。如果楼层不高,按每次发电0.1度来计算,每年每台电梯能节电1万度左右。
一个拥有1万部电梯的城市,如果能在每部电梯上安装PROSPECT电梯发电节能装置,这个城市每年的节电量为1亿度。
一部普通的电梯,每天约用电量为50-150度;按照每台电梯平均每天用电量约为80度/天计算,至2007年底,全国在用电梯数约为80万台,每天耗电约为6400万度,每年消耗电量约为233亿度。如果将PROSPECT电梯节能发电装置在每部电梯中推广应用,将电梯处于发电状态的电能回馈再生利用,按照平均回馈节能率30%计算,每年可为全国节约电量约69.9亿度。
国家黄河小浪底工程每年发电量平均为51亿度;大亚湾核电站每年发电量平均为137亿度;刘家峡水电站每年发电量平均为51亿度; 如果将PROSPECT电梯节能发电装置应用于全国所有的电梯,全国电梯每年节约的电量约相当于小浪底工程16个月的发电量;相当于大亚湾核电站半年的发电量;相当于刘家峡水电站16个约的发电量。
三 产品特点
(一)产品特点:
采用PWM脉宽调制技术,输出相位准确、有效抑制高次谐波。
采用DSP中央处理器,速率高、精度高、稳定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
采用自诊断技术确保输出电压精确 ,防止电流回送,使变频器不受任何影响。
电压畸变:<5%,符合IEC61000-3-2及GB/T14549对电网谐波要求。
功率等级从7.5kW-40kW均可适用。
应用电抗器和噪声滤波器,可直接和380—460伏电网驳接使用。在需要频繁制动的场合,节电更明显。
能量转换率97%以上,节能21%—40%。
(二)电梯标配之优势:
真正实现了变频调速系统的四象限运行;
制动产生的能量得到回收利用,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
系统发热量降低,安全性提高,维护工作量减小;
完善制动效果,适应快速制动和频繁制动的工程需求。
四 参数指标
(一)技术参数:
额定电压:AC380V;
功率范围:0.75KW~40KW;
制动方式:双向自动电压跟踪方式;
反应时间:2ms以下,有多重噪声过滤算法;
允许电网电压:300V~460VAC,45~66Hz;
动作电压:670VDC,误差2V;
制动力矩:150%;
回馈方式:正弦波电流方式;
电流畸变:<5%;
回馈算法:最小谐波PWM算法;
设计工作制:长期;
保护功能:过热,过电流,短路及故障自诊断及保护输出功能;
(二)使用环境要求:
不可有异物入内;
周围环境温度-10-+60℃;
不可有金属粉尘和腐蚀性气体;
相对湿度不大于90%RH(不结露);
振动1G/10-20HZ,0.2G/20-50HZ。
秦皇岛开发区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 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西外环北路12号
电 话:0335-8509795
传 真:0335-8509895
手 机:13011976555 孙志新
技术支持:0335-7928803 7928926
邮 箱:xiaoshou@qjgd.com
网 址:http://www.qjgd.com
欢迎光临 电子技术论坛_中国专业的电子工程师学习交流社区-中电网技术论坛 (http://bbs.eccn.com/)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