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成都:“智体”产业发展记

成都:“智体”产业发展记

“智体”产业,是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心中的产业梦想。
  葛红林,一位拥有工学博士学位的材料科学专家,也是成都IT产业成长的规划者和组织者。“智体产业是IT产业从制造业时代上、中、下游的线性产业链条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状产业集群的拓展,是技术与应用的互动、基础与终端的并举、硬件和软件的复合、研发和制造的同步,是一个良性循环、互动共生的产业成长生态图景。”葛红林说。在他看来,“智体”代表着生命体,是IT产业有机向无机的渗透和融入,是“硬体”和“软体”的复合升级。“智体”产业是有生命有智慧的现代化产业。  今天的成都,正以“智体”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在“云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成都,世人眼中的“西部之心”,曾经以国宝大熊猫闻名于世,而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事实是,从“一五”时期开始,这座城市就是国家重点布局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进入新世纪,这座城市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上更是大放异彩: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联想、IBM、华为、中兴、飞利浦、西门子、富士康、仁宝、纬创等国内外知名IT巨头纷至沓来,从硬件到软件,从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等基础产业层面到平板电脑、液晶电视等终端设备制造,从3G、4G通信技术到云计算及其应用,…一座城市的“智体”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应运而生,在世界IT产业的版图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座城市的产业记忆
  2003年6月的一天,成都东郊,两根矗立近半个世纪的烟囱在爆破中倒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东郊竖起的最早的两根烟囱,它们曾是进步的符号,标志着成都现代工业的发端。
  事实上,从“一五”时期开始,成都就是国家规划的三个电子工业基地之一。1953年以后国家在成都东郊布局了一大批电子、机电制造等产业,先后聚集了253家中央、省、市属大中型企业,建起了一个以电子、机械、仪表工业为主体的大型工业区。
  此后,经过大量工业企业向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搬迁的“三线”建设,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山、散、洞”的三线企业迁入大城市,成都工业迎来了鼎盛时代——在东郊不足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169家,从业人员达15.3万人。1990年,东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2.4%,占全市国企工业总产值的75%以上。
  同时,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知名大学,以及众多职业学院学校,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构建了较强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各类技术人才和熟练员工;中科院成都分院,原电子工业部10所、29所、30所等一大批“国家队”的研究机构,更是成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弄潮儿”。此时的成都,产、学、研齐头并进,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
  以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为例,他出产过中国第一支显像管,曾代表着中国的高科技水平,受到过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关心,曾为“长虹”电视机配套,被经济专家誉为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甚至可以说,从“三转一响”中的收音机,到后来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手机,到现在的汽车电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东郊企业的产品无处不在。
  然而潮涨潮退,1989年起中国家电市场走入低谷,部分家电产品积压严重,国有商业网络开始衰退。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家电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导致众多配套工厂受“牵连”,成都东郊大批企业开始走“下坡路”。由于高能耗、环保差,到2000年东郊众多企业平均负债率达到70%,大批企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2001年8月,成都市政府提出实施“东调”战略工程,对东郊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即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手段,利用城区土地与各区(市)县开发区土地的地价差额获得资金,实施搬迁改造,进行“腾笼换凤”。
  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困顿挣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IT产业的风起云涌、日新月异。且不说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一个又一个硅谷的传奇故事,也不说领风气之先的长三角、珠三角在国内IT产业上的强势崛起,就是近在咫尺的省内城市绵阳,也以长虹一枝独秀,给成都的IT业莫大压力。
  当此之时,四川省委、省政府基于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重大机遇,决定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六大支柱产业之首和实现对外开放、跨越式发展的产业,作为发展四川经济的“一号工程”。其中,位于郫县的成都高新西区成为“一号工程”的重点规划区,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益发展”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以高新西区建设为载体、带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
  从高新西区起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再一次整装出发。
    全球化时代的突围之道
  这一次,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IT产业的格局正在深刻变化。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突围”是每个城市发展IT产业都要面临的重要议题。在把握全球趋势变化的情况下,“认识自己”、顺势而为,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事实上,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一号工程”,并非“仓促之举”。世纪之交的成都,陆运、水运物流条件不如沿海,但空运比较发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货物吞吐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是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枢纽,已开通了与北美、欧洲和日韩等重要国家的多条国际航线,对于那些以空运为主要运输方式且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很小的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成都基础条件不如沿海,但水电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对于生产环境和动能要求高的企业具有明显吸引力;此外,成都还有着丰富的智力和人才资源,有利于吸引国内外知名高科技企业的入驻。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立足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起步伊始,成都选择了发展对物流依赖性相对较小、物流成本占比不高的集成电路产业。
  2003年8月27日,刚刚出任成都市长的葛红林,收到了第一份“礼物”。历经两年多的考察比较,全球顶尖企业英特尔公司将芯片封装项目正式落户中国成都。英特尔此次“空降”,对西部地区的芯片产业产生了强大聚合作用,被业内人士看作成都IT产业发展的真正拐点。此后8年,英特尔数次增资,投资金额从最初的3.75亿美元增至6亿美元,甚至连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都未能动摇英特尔在成都发展的信心。如今,成都基地已成为英特尔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工厂,英特尔全球55%的笔记本芯片在成都生产,全球65%~70%的芯片组来自成都。为超级笔记本量身订做的英特尔新一代处理器Ivy Bridge也已在成都基地做最后测试,今年将在成都首产并全球发布。
  因为英特尔的到来,葛红林曾经这样劝说投资商:“我们连英特尔都能服务好,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果不其然,随后几年,中芯国际、宇芯、芯源等企业相继跟进,直到2010年10月,与英特尔比肩而立的另一个半导体行业巨头——德州仪器在成都成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制造工厂——德州仪器半导体制造(成都)有限公司。偌大中国,德州仪器为何选择了地处西部的成都?德州仪器中国区总裁谢兵认为:“是此前德州仪器与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的良好合作,成都市政府远超其预期的高效率及专业服务,再加上成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变化,我们绝对有信心,把成都晶圆厂运作成为全球最顶尖的一个工厂。”
  从成都市区出发,沿着天府大道向南,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可以看到一个颇具特色的建筑群——天府软件园,它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软件园。在这里,聚集了包括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爱立信、华为、IBM、SAP、甲骨文等在内的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全球软件20强有13家落户在此。
  “从托普辉煌到衰落,成都的软件产业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直到2004年才又重新起步。”青年经济学家、成都国家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博士说。这一年,葛红林亲自出任成都市推进软件产业联席会议召集人,并将原本另有它用的天府软件园一期确定为软件产业载体,并相应规划了二期、三期工程。几年时间过去,成都软件产业规模已经排在全国前五六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招大引强的过程中,成都一刻也没有放松推进自主创新和本土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在坚持高端、集约、辐射、实践原则的基础上,优化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以内生式发展为主的创新之路,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得以蓬勃成长。以成都高新区为例子,园区里有1.3万余家本土中小企业,政府为其搭建了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梯形融资平台等服务平台,努力提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软环境,并想办法在整合市场资源、培育上下游产业链上有所作为,使和芯微电子、芯通、迈普、三叶草、梦工厂等大批企业成为园区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企业在成都高新区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强本固基的作用。
  “在本土中小企业不足以支撑高新区在国际、国内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实现可持续、高水平发展时,我们引进了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联想、鸿富锦等大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将整个产业发展的水平、层次、规模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葛红林表示,“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要以此来促进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的互动共赢,使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以后,真正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座城市理解的IT产业
  从国家布局的重点电子基地到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在举国家电消费大潮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业内人士曾经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认为产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成都是以电子元器件为主,缺少像绵阳长虹那样的整机厂商,从而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应对各种可能的难题。
  随着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新出发,从产业链的前端到后端,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元器件到消费电子等应用层面,成都人对IT产业的理解在不断加深。“在我们心中有一幅全景式的IT产业细分框架图,从基础产业层面,到支撑产业层面、行业电子等应用产业层面、关联产业层面,我们是在立体构建成都的IT产业。”葛红林说。
    根据《规划》,成都将以天府新区和高新西区为云服务与终端产品制造发展聚集区,依托综合保税区建设成都国际数据保税港,打造成都云计算。成都还计划每年开展10项政务云和社会云应用示范系统建设,到2015年,政务云、社会云、企业云和高性能计算云平台将基本建设完成,实现IT资源的集约建设、弹性扩展、动态分配和资源共享。
  2011年7月,成都《天府新城智能互联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正式评审,意味着成都的天府新城智能互联城市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未来的天府新城中,三网融合、办公一体化、智能互联楼宇、数字媒体、城市管理、智能卡、协同、集中运营中心等电子信息将与钢筋、混凝土一样,融入城市建筑之中。
  届时,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将以更加创新的方式,以“智能+互联城市”的全新理念,融入生活。
  成都的“智体”产业的诞生,是基于对产业深刻理解上的顺势而为、主动作为的结果。今天,“智体”产业正展现出盎然的生机与活力,必将给这座城市,也给整个IT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选择。

深圳潮光光耦網——光耦(隔離器)應用服務商
原裝、正品、現貨
潮光光耦网-全球光耦资源整合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