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出现的摩尔定律又衍生出半导体工业的其他几个基本法则
Brian Halla,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首席执行官第一次听说摩尔定律是在1975年,那一年EB刚刚创刊,当时他还是英特尔公司的一名年轻工程师;Aart De Geus,Synopsys公司首席执行官于1979年的一次技术研讨会上首次听说摩尔定律,当时他还在读研究生;T.J.Rodgers,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首席执行官也是1979年才首次从戈登·摩尔那里听说摩尔定律。
他们当时听到的都是预测摩尔定律将要消亡。但正是这个定律使他们茫然,因为摩尔定律已经成为四十年来电子工业不朽的法则,屡试不爽
。和Robert Noyce一起离开仙童半导体公司共同创办英特尔公司的三年前,摩尔在1965年4月19日的《Electronics》上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文章。在文中他预言,一块硅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每年翻一番。十年后,他将这一法则修改为“一块硅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每两年翻一番”。
虽然30年来半导体工业经历了不断的变化,然而,摩尔定律和其他几个基本法则却岿然不动。就像基础构造一样,它们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并不会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所谓的范式转移可能会带来一些震荡:注意力焦点从太空、军事和大型主机向台式电脑的转移,以及此后从台式电脑向企业局域网、互联网和连通世界任何地方的网络的转移。如今,焦点又转移到种类繁多的消费电子产品,特别是花样不断翻新的手机上。
通过对企业高管、技术专家和行业观察家面对面的采访以及电子邮件采访,《Electronic Business》杂志纵观30年来全球半导体工业的风云变幻,总结出半导体工业赖以生存的几大基石,包括日益增长的专业化分工、具有战略意义的全球化、持续不断的创新以及至关重要的盈利。
这几大基石又无一例外地都衍生于摩尔定律。然而,人们也听到了一些摩尔定律将要失效的可怕预言。
摩尔定律
半导体工业在不断变化,然而摩尔定律却能历经四十年风雨成为半导体工业的一部法典。它对于半导体工业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棒球传奇人物Satchel Paige那句著名的格言“别往后看,也许有人正要赶上你”对世人的警醒作用。摩尔定律将半导体工业从导致很多行业变得臃肿和低效的自满与惰性中拯救出来,半导体工业中那些对抗摩尔定律的公司已经不复存在。Halla说:“也只有半导体工业才配得上摩尔定律。如果其他行业也按照摩尔定律指出的速度发展,那么如今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一辆劳斯莱斯,然后开上一季度就弃之如敝履,毫不可惜地丢掉它再换一辆新的。”
摩尔定律早已超越其最初所指出的物理实现可能性上的意义。瑞萨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atoru Ito评价道:“由于摩尔定律的出现,半导体工业有了共同遵守的技术创新路线图,这为开展投资合作关系和投资规划铺平了道路。”
Cadence 设计系统公司的首席技术官Aki Fugimura对此表示赞同,“摩尔定律给整个半导体工业带来的远景规划能力超过任何一项重要发明给这一工业带来的震撼。因为这种能力使得半导体工业可以不断向前发展并进行自我调节。”
Ito同时指出,摩尔定律具有“自我良性循环”的本性,“技术进步产生新的市场应用,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而这种增长又反过来为新的技术进步推波助澜。”
“如果其他行业也按照摩尔定律指出的速度发展,那么如今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一辆劳斯莱斯,然后开上一季度就弃之如敝履,毫不可惜地丢掉它再换一辆新的。” ——Brian Halla,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首席执行官
摩尔定律已经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对此,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主席阿兰·格林斯潘非常清楚,他经常在声明中暗示摩尔定律和经济健康运行之间的关系。集成度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经济总量的增加,产生了更多的功耗以及速度更快和价格更低的产品,并导致在更小的硅片上集成更多的功能。如今,任何一个经济部门都受益于生产力的提升。
“在其他什么行业你还能发现相同功能或性能的产品价格年年都在下降呢?”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首席技术专家Dennis Monticelli说,“然而,半导体工业就做到了,原因在于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在同样大小的硅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这带来了更高程度的芯片集成。”
最后一点值得重点关注。曾经投资过数十家芯片初创公司的风险投资公司August Capital的投资专家Andy Rappaport说:“集成带来了一切。产品的低成本、小尺寸和低功耗绝大部分都是拜更高的集成度所赐。”
几乎与摩尔发布他的定律同步,怀疑论者就开始预言这一定律的破产。在1979年AMI公司的董事会议上,时任公司产品经理的Rodgers听说,摩尔本人就曾经给他的定律蒙上了一层阴影。当时AMI公司和英特尔公司进行技术转让方面的谈判。在英特尔公司的公开财务报告中,摩尔描述了英特尔公司在物理实现上遇到的困难。“他还曾经假设公司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情况的发生,”Rodgers回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