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愚公移山,几十厘米小仪器移动2000吨巨大博物馆

愚公移山,几十厘米小仪器移动2000吨巨大博物馆

本帖最后由 q375175694 于 2012-5-7 16:57 编辑

前日,清代广州丝织行业行会所在地——锦纶会馆以“广州丝织行业博物馆”的新“身份”正式对外开放,包括锦纶会馆平移工程中曾使用的一批仪器、广绣国家级工艺大师陈少芳的数幅作品悉数亮相。

  锦纶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清代广州丝织行业商人议事和活动的场所,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见证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印证了中国纺织行业及丝织品出口曾经有过的辉煌,是广州唯一幸存的行业会馆。1999年7月,锦纶会馆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的丝绸是从位于荔湾的十三行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荔湾将锦纶会馆打造为广州市丝织行会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集中展示广州丝织行业悠久、辉煌的历史”,在昨日的开放仪式上,荔湾区委书记唐航浩表示。
  据了解,该博物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时间为每日的9时至17时。为配合博物馆的开放,荔湾区投入约80万元布展,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按计划,接下来锦纶会馆还将陆续推出广绣文化展示、香云纱文化展示、丝织品文化展示、汉服文化展示、农历八月十三日张骞诞等系列活动。
  
  记者了解到,展品实物中,除了广绣国家级工艺大师陈少芳的数幅作品外,锦纶会馆平移工程中曾使用的一批仪器更是首次公开示人。
  2001年,广州修建南北主干道康王路,锦纶会馆却成了工程的“拦路虎”。几经论证,广州创造性地进行了国际首例连地基完整平移文物,移动面积达668平方米,重2000吨。为展示平移的过程,展厅内摆放了一个平移的模型,将平移的距离、方向做了立体的“展示”。 而展示的平移仪器则有电动油泵、100吨电动千斤顶、测量用水平仪等,这些仪器个头不大,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在平移工程中却起了很大作用,如100吨电动千斤顶,不过几十厘米高,“10个千斤顶,就把一个锦纶会馆给顶起来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