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国斌
虽然2006新年伊始在我国IC设计领域爆发了“汉芯涉假”事件,但它并没有妨碍本土IC设计公司的成长壮大趋势,最近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2005年中国top10 IC设计企业也显示许多本土IC企业成长非常快。所以,本土IC设计企业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在刚刚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集成电路暨展览会(IIC)上,本土IC设计公司参展数量相比去年增长了一倍,许多本土企业已经拿出了自己的产品和外国巨头同台竞技。
当然,“汉芯”事件也需要我们理性思考,针对目前网络上愈演愈烈的“汉芯”评论,几位业内从业人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许,他们业内人的角度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反思这个事件。
一、汉芯、腐败、专家和吹哨人:我为院士的辩护
南山之桥微电子的副总经理谢丹
一进入2006年,就爆发了汉芯造假事件,这可算是集成电路行业最近的大事了。海归、黄禹锡事件翻版、名牌大学、民工、两院院士,这些都是热门关键词;加上初段时间媒体对该事件的突然封网,以及最近的突然解禁曝光,整个事件就如演义评书,情节峰回路转。最近又在行业内部听到一些该事件引起的对行业不利的传言,这个事件似乎在向不利行业的方向演变。
前几天在几个常去的论坛网站看到一些网友可以理解的、带情绪性的谩骂,并且出现一个让我觉得奇异的现象:居然会有不少人在为陈进辩护,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痛骂专家组成员,特别是其中院士们,认为他们是拿了汉芯的金钱,是学术腐败的行为代表。
我个人觉得,汉芯造假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是害群之马;但是对于这些院士们来说,在这个事件中也是受害者(名誉受损),他们挨骂很冤枉。
我自己长期从事集成电路,公司申请过项目,接待过专家组;同时,做为行业的专家,进过专家组,审过别人的项目。首先,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专家组当专家并不是一个什么赚钱的差事,项目小审半天,项目大审一天,我得到的专家费都低于我工作同样时间长度的工资。有的时候加上旅途所花费的时间,这个报酬就更加只是一种辛劳费了。
其次,打假不是专家们应该的功能职责。就象《自然》的编辑无法对黄禹锡的作假负责一样,专家组院士们也无法对汉芯做假负责。专家们能够做到的只是检查汇报文档的规范性、设计原理的合理性、设计流程的完整,对上报材料与汇报结果两者的合理性认可而已。反伪打假,这是目前项目专家组根本不可能具备的功能。
其三,相对于学术刊物文章编辑们的审核,专家组成员还有更大的一个障碍:商业秘密。一篇学术文章如果真实,那么另外一个人或者小组,根据同样的实验描述,就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试验/文章的关键就是公布这个如何做。而对于项目而言,同行业的专家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这个如何做是绝对不能够告诉专家的。专家必须在更少的资料透露下,依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这个项目确实是按照汇报者提出那样完成的,他们很可能会失误,更何况是要应对精心组织的造假行为。
实际上,集成电路行业本身也有强烈的反出错的需求。学术文章中有时候还有这样的情况,所谓希冀(wishful thinking) 的学术成果。也就是说某实验结果未必支持某结论,但是学术者他并不是有意地去造假,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学术中这种错误多由同行来发现解决,毕竟学术失误的损失相对不大。而真实的高科技项目,一个上百万门的芯片设计,本身就存在着无穷的陷阱,却无力承受这种错误带来的经济损失。于是,集成电路有一套自己的工作原理来解决这种无意的失误,这被称作“功能验证”。功能验证与设计一样,目前成为集成电路本身的一部分,工程师在功能验证上面所花的时间与金钱甚至超过了逻辑设计本身。
所以,要让我们的专家组专家们具备验证汉芯的能力,这需要一个数人的成熟团队,花上数个月的时间,数百万元的金钱才可能实现的。而且,就算如此,也只能验证汉芯的功能确实正确,还不能查出汉芯目前的状况:交到他们手中的芯片本身是能够正常工作的,却是盗窃的假冒品。如果我们的专家组被定成这样的职能,整个社会架构围绕着反造假而不是建立信用来构架,那么社会成本就太高了。
那么,上面这么说,是不是目前这种汉芯做假就无法对付呢?不是的,实际上,目前的事件发展就给我们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提示。无论是黄禹锡事件,还是汉芯造假,真正有效的防止造假办法就是内部人员的检举。我们如果能够再在法律上仿效美国的吹哨人体制(内部检举的法律保护与奖励制度),对检举人实行身份保护,对检举人进行损失总额10-15%的奖励(例如在汉芯案例中对检举人进行1000万-1500万的奖励)。我相信,中国目前造假的事,造假事件的大小都会被遏制到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研究工作不与产业结合难辩真伪
杭州国芯副总经理张明
去年我们做得不错,产品正式大规模走向市场,企业实现赢利,卫星/有线二款芯片还获得了2005年度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今年我们要上一个台阶,争取销售超亿.
汉芯一事我也非常关注,作为同行,我对这条消息感到非常遗憾,因为如果属实,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负面的。尽管事情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根子可能还是在科研和评审体制上。潘先生因此发表感言,认为政府投入的重点对象应当是基础性科学研究,而非应用性技术。这话放在发达国家是没错,但对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我们最缺少的却却是对科研成果产业化这个环节的支持。研究工作不与产业应用结合,一方面难以评判成果的真伪,另一方面也难以实现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基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支撑应用的发展,不能简单地以为基础研究是一门科学,讲到应用就没有水平。只有我们整体的应用技术和水平上去了,我们国家才能真正发展和强大起来,才能更好地支撑并加大对基础性科学研究的支持。
一方面,我觉得不能因为个别案例而否定整个现有的科研体制。因为正是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才支撑了许多创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培养了一支技术创新的队伍。我们不能保证每个研究项目的成功,但无论项目成败,我们都有了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并因此培养出一支有实战经验的队伍。对于创新研究来说,从成功中得到的经验固然重要,但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同样重要,可以使他们在以后的研发中少走弯路。这只队伍会保留下来,或加入到其他团队中去,最终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另一方面,我们现有的体制的确还存在不足的地方,特别是评审这一环节。尽管对这一环节的掌控可以称之为世界性的难题,但在我国现阶段,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监控和处罚手段不到位,比较容易诱发一些人期望通过某种捷径来获取不当利益,而且由于屡试屡爽,更不愿意做需要真正付出艰辛的研究工作。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理论上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的,如果同样用这条标准来衡量,我觉得很多问题就会变得容易处理。我们国家已经明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现阶段我们还要加大对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这类项目可能评审时较难把关,但可以看最终量产目标有没有实现,然后再考虑支持额度能否到位,类似于宽进严出。从这一角度入手,就比较容易避免造假现象的出现。
不能为是人治,不敢为是法治,为不了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管汉芯造假一事是否属实,我们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免造假现象的出现。要说到对IC设计公司的建议,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等你有了成绩,面包会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