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4178
- 性别
- 男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至理名言用于指导对中国3G和后3G发展战略的思考再恰当不过了。当人们狂热于对3G发展各种各样问题讨论的时候,当人们对3G形形色色丰富的应用充满美好憧憬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从通信产业长远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理性地思考3G和后3G的发展战略,而事实上3G不仅是有近忧,而且更应有远虑。 一、电信业务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 电信泡沫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人们一旦热衷于某种技术后,就以为会不受任何客观自然规律的约束而可以达到想象的无限美好结果。但事实上,无论多么美好和伟大的技术,都不可能脱离基本的客观规律。 通常一种新的电信业务发展速度如何及成败与否,要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技术成熟性、成本和业务成熟性。 1、 技术成熟性 用户需要的是一种可以在市场上使用的商品,而不仅仅是技术理论的预期。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技术理论的预期是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无论其他方面如何人们都可能会尝试它;而作为一种商品,只要有一点不成熟之处,用户就可能不会接受它,就可能成为具有一票否决性的因素。 ISDN和ATM都曾经被业界寄予过很高的希望。但由于技术设计上、成本上和业务应用上等诸多的原因,使得它们难以迅速占领市场。3G今天也有类似的问题,技术标准不断升级,版本修改过于频繁,产品一直难以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就开始对3G寄予过高的希望显然是不现实的。 且不要说用3G手机开车看电视要撞车、走路看电影要撞树这种业务自身与应用环境存在的矛盾,只要我们认真考虑一下视频芯片的发展水平就可以知道3G技术被神话到什么程度了。3G把视频业务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撑亮点,但是,目前可以支持基本CIF格式H.263算法的实时压缩和解压缩的芯片,由于其巨大的运算量,正常工作状态的耗电量大约是3瓦左右,必须采用散热片才能解决功耗问题。要勉强达到可以在手机上实现这种处理速度的芯片技术,至少还需要3到4个摩尔周期,也就是功耗下降一个数量级(8到16倍),在时间上可能要到2008年前后了。如果要采用运算量更高的MPEG4或者H.264算法,对芯片的要求更高,其实用化的时间还要更加推后。 这些都是IT基本规律所确定的强约束条件。如果无视这些铁定规律去考虑3G问题,3G与科学幻想就差不了多少了。除非现在有哪个公司有本事打破摩尔定律和贝尔定律。 当然,在此之前也可以采用更低分辨率的QCIF格式的视频。但事实上,这种格式的视频由于分辨率太低,看起来很不舒服,无论是在多媒体PC上还是在互联网上都只是属于业务尝试性质,从来没有真正获得过大规模的商用。在当前电视技术正在向高清晰度视频迈进的时代,却指望人们在手机的移动中看这种只有目前即将淘汰的模拟电视1/16像素格式的视频,有什么理由可以获得用户的认可呢?而SQCIF格式的视频就更不用说了。目前的模拟电视分辨率是在最初实现模拟电视的时候就根据人类视觉生理学上深刻的内在原因确定了的。模拟电视在最初出现的时候同样存在各种技术问题,当然也是分辨率越低实现起来越是容易。但是之所以选择这个分辨率是因为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最低阈限,并非随意可以向下突破。在娱乐领域,相当于模拟电视1/4分辨率的VCD1.0就没有大规模商用过,而只有在与模拟电视分辨率相当的VCD2.0成熟后才大规模商用。 用户是不会管你芯片发展的技术约束条件的,他们会以同等的眼光看待对视频的需求。这也是那些迷你型的电视机从来都没有真正形成为一个值得一提的细分市场的原因。 如果是单向接收的视频,也就是手机电视,其视频处理能力需求大约是双向视频处理的1/4左右,因此在同等分辨率和同等算法前提下可以比双向视频早3年获得实用。 所有这些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客观前提:移动宽带视频应用并不仅仅是接入带宽的问题。由于视频处理芯片的因素,使得对视频的业务应用必须考虑由摩尔定律和贝尔定律所决定的芯片发展过程,以及由人类视觉生理特性决定的视频应用市场特性。特别是由于手机对芯片耗电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同时由于耗电较大的彩屏等技术的广泛采用,手机的耗电以及电池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成熟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绝对不象最初单纯的只是解决话音问题的小灵通和CDMA那样马上就可以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况且即使只是解决完全成熟话音问题的联通CDMA最初也还是遇到过手机终端种类和成本上的问题。 如果不能马上实现视频应用,那么很清楚,剩下的数据应用只能是低码率的。这些应用不要说是现在的WLAN,就是GPRS、CDMA 1X、小灵通的64k左右的数据通道也足够用上几年了。这些低码率的、已被大家普遍看好的MMS等为主的移动数据应用并不是必然地与3G技术联系在一起,如果把这种应用也炒作为3G的话,那么小灵通也应该划进3G范畴了,而且未必比现阶段的所谓3G系统差多少。小灵通同样可以彩屏,也同样可以MMS。如果是这样又有什么必要重新铺设一个庞大的新的3G网络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