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系统解读三星电子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优势

系统解读三星电子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优势

中金分析师何伟、郭海燕、于奔制作出了长篇报告《三星为什么这么牛》,详细地剖析了三星集团的历史、战略与优势。主要内容如下:
  三星今日的优势,可以归结为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工业设计能力、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以及政府支持。

  垂直一体化优势

  中国企业还在追求技术和品牌优势时,三星电子的竞争力已经超越技术与品牌之上,构建起产业垂直一体化优势。

  三星电子母公司三星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出货量,也是体制结构最为复杂的跨国组织之一。三星电子在半导体和液晶面板方面全球第一,这些优势塑造了三星电子的垂直一体化优势。例如,三星电子拥有智能手机垂直一体化能力。智能手机的核心零配件从闪存、显示屏CPU电池,三星都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甚至具有控制市场的能力。iPhone 和iPad 广泛使用的NAND 闪存芯片,三星控制者四成左右的市场份额。苹果电脑采购的Dram 存储器,三星控制世界50%左右的产能。三星的高品质显示屏是高端智能手机的必需品,包括HTC在内的智能手机厂商都需要从三星采购。

  2000 年代,三星能够在平板电视替代CRT、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的过程中胜出,靠的就是垂直一体化优势的发挥实现弯道超车。

  但三星在电脑CPU、磁盘以及光学镜头方面并没有取得领导优势,导致其在电脑以及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产品方面并没有获得明显的垂直一体化优势。






 垂直一体化优势的来源:前瞻性布局半导体以及面板

  三星的垂直一体化优势最大的来源是其半导体和液晶面板业务。三星进入半导体和液晶面板行业都是前瞻性布局,并经历长期的奋斗与积累。

  三星1974 年进入半导体行业,1980 年代初进入储存设备市场,煎熬13 年时间,直到1987 年市场环境才变得较为有利,期间几度濒临破产。

  1984 年设立TFT-LCD 研究小组,1993 年建设第一条液晶面板生产线,1990 年~1996 年连续亏损7年,直到1997 年才开始盈利,后又马上遭遇金融危机。

  三星唯有先在半导体和面板行业取得领先优势之后,才能在2000年代开始依托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优势执行数码聚焦战略。

  做出超越对手的长期努力:研发能力和工业设计能力

  三星电子在刚进入半导体行业和液晶面板行业时,都是技术落后者,唯有通过长期超越对手的努力,才实现技术的反超。无论是在半导体行业还是液晶面板行业,三星从技术积累、技术学习到技术反超都用了大约15 年时间。三星在获取技术的过程中,熟练地采用购买、战略联盟、高薪雇佣国际技术人员、制定长期大规模的技术人员培养计划等方式。

  1974 年,三星进入半导体行业。到1990 年代,三星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已经全球领先。1970 年代,三星半导体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自己生产的产品集团内部都不愿意使用。1970 年代,为了获取技术,三星聘请大量日本半导体工程师利用周末到韩国传授技术。1980 年代,为提高技术,三星电子高薪聘请在美国半导体公司工作过的韩国人,当时他们的工资比总裁还要高4~5 倍。三星在美国建立研究中心,配备相同的生产设备,让这些高薪人员培训韩国本土工程师。之后,接受最先进技术培训的工程师回到韩国本部,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在生产能力上超越对手,三星不断上马最新的生产线,例如三星的第二条半导体生产线直接上马生产直径为6 英寸的晶片,而日本和美国公司还仅在测试生产线上生产。20 世纪90 年代初,三星重复相同模式生产出了直径为8 英寸的晶片;90 年代末,又生产出了12 英寸晶片。

1984 年,三星电子开始积累液晶面板技术,到了1997 年三星已经成为液晶面板行业的领导者。一开始三星从美国OIS公司获得了技术许可,获取初步的技术。1991 年,三星利用液晶行业周期性的产业衰退机会,在日本设立研究机构,招揽失业的日本工程师。1995 年,三星和另外一个后进者日本富士通签订技术交叉许可协议。为获取液晶面板制造的上游配件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三星集团同美国康宁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融玻璃基板;三星集团下的三星航空(后改名三星Techwin)投资光刻机设备;三星显示设备公司制造彩色滤光片。

  今日的三星电子研发能力全球一流。目前,三星电子在美国的专利累计拥有量仅次于IBM,排名第二。2011 年,三星电子的研发费用90亿美元,同第一名微软相差无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