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关于wimax和3G的关系

关于wimax和3G的关系

这个大概是比较实用的一个问题,因为就3G的应用来看,日本和欧洲一些地区
已经远远领先于我们,尤其是在日本,DOCOMO和KDDI分别应用了两种3G模式,效果似乎
还不错,虽然DOCOMO最近遇到了一些用户增长上的问题,但总体还是乐观的。其FOMA的
模式,值得很多国家的运营商去学习。而我们仍然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这就不得不思考
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跳过3G,直接上4G呢?就目前wimax的进程来看,intel对wimax的
初始化模型还仅仅是一个用于WBA的静态wireless DSL方案,所以虽然是应用了众多先进的技术,如OFDM,MIMO,2046多载频选择,自适应带宽与调制调节,多频段自适应划分,但其根本的目的还是一个静态无线接入,和WIFI的应用环境是一样的(请注意,WIFI是静态环境的),或者说是WIFI的一个进化版本。而为了向4G过渡,并且避免和WIFI产生市场冲突,wimax forum已经提出了802.16e标准,这是一个基于802.16的一个进化版本,主要是针对移动环境下WBA的应用(最高70公里/小时的速度),而根据速度的不同,可以自适应的采用16QAM或者32QAM以保证误码率,而MIMO的应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多径传播的问题。

但是我们明显的看到,即便是wimax的移动版本,其研究的方法和主要考虑的问题,和从电信级角度去研究B3G,是完全不同的,电信级的B3G解决方案,虽然也是要最终实现一个基于IP的移动通信网络,但是其向前兼容性和与传统PSTN,ISDN的对接,还有对于SS7处理和如何为NGN留下接口等问题上考虑的更多,而不是仅仅一个面向传输的解决方案。

所以我个人觉得,wimax确实是一个B3G的解决方案,但可能仅仅是系统解方案的一部分,而要建立一个成熟的电信级解决方案,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对于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问题,我个人觉得3G还是要上的,但是我们要尽量缩短3G的演进过程,就不要再从R99开始了,直接上R4啦(华为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然后对于HSDPA和HSUPA的支持也应该尽快做到,而在演进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今后如何向全IP网过渡的问题。所以才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对R5的实验型运营,这才是一个比较安全而稳妥的做法(类似软件工程里面的原型化开发)。如果直接上了4G,无异于一次性的建立一个超前的瀑布模型,我们的运营商或者说全世界的运营商还没有这种先进网络的运营经验和增值业务开发经验,所以就安全性来说,演进式的开发(虽然比较浪费钱)是值得推荐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