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突破1000颗大关

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突破1000颗大关

近日,记者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获悉,截至2012年8月,全球在轨卫星突破1000颗大关,达到1016颗,包括静止轨道卫星424颗,非静止轨道卫星592颗。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刘海洋向记者介绍,卫星已在通信、广播电视、气象、导航、地球探测、遥感、科研、军事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在通信、特别是应急通信方面,卫星有着地面通信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三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除两极以外的地区,因此,卫星通信拥有广阔的覆盖区域,能轻松实现远距离通信,而且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山区、沙漠,都可以建立卫星通信车,实现卫星通信。”

刘海洋介绍说,可实现区域通信及全球个人移动通信,这是卫星通信的最大优势所在。也正因为此,世界各国竞相争夺卫星轨道这种稀缺资源,除了向国际电联提交数量众多的申报资料外,更是利用国际电联“先登先占”的原则抢先发射卫星,尽早抢占卫星轨道资源。

有关专家指出,在轨卫星的数量显著增多,一方面,表明卫星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也表明世界各国对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如何突破制约我国空间技术应用发展的资源瓶颈,有效满足我国卫星应用和航天事业发展所需的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是摆在我国无线电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介绍,通信卫星的轨道有静止和非静止两种。静止轨道是指距离地球赤道上空大约35780Km的一条圆形轨道弧,在这条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的物体,包括空间飞行器,运行周期是24小时,与地球表面观察者是相对静止的。非静止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300公里以上,地球静止轨道高度以下的多条轨道,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对地面观察者来说,是相对运动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