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戴尔确定私有化方案 微软投入巨资求控股

戴尔确定私有化方案 微软投入巨资求控股

2月6日消息,戴尔私有化已进入最终协议签署阶段,另外两方同样因此事而备受关注的企业是微软与惠普。消息称,微软将在戴尔的私有化交易中投资20亿美元以换取在戴尔日常运营中的话语权。而惠普则评价称,戴尔将面临长期的不确定性和过渡期,这会有损于它的客户。按照目前越来越多的总结性报道中显示,戴尔公司由从大学退学的迈克尔·戴尔于1987年创立,是全球最主要的PC厂商之一。戴尔也是第一家根据顾客个人需求组装电脑的公司。戴尔以生产、设计、销售家用以及办公室电脑而闻名,不过它同时也涉足高端电脑市场,生产与销售服务器、数据储存设备、网络设备等。戴尔的其他产品还包括了PDA、软件、打印机等电脑周边产品。目前,戴尔已从一家传统PC厂商,转型为端到端的整体IT解决方案提供商。戴尔近期发布的2013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戴尔企业解决方案及服务已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利润。
对于此次戴尔私有化,多家国内媒体给出了评论。
上海证券报称,戴尔私有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该报道称,曾经的PC之王,如今不堪重压最终走上了私有化道路。随着通过零售商店向用户销售电脑的模式日益推动电脑市场的发展,戴尔公司在2006年失去了全球个人电脑销售冠军的宝座,在2007年1月重新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之时,迈克尔·戴尔承诺对公司进行重新定位,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对个人电脑“情有独钟”的迈克尔·戴尔,也为守旧付出了代价。他曾坦率承认,确实未能察觉个人电脑产业的某些变化。在2011年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戴尔被问及自2007年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以来,最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戴尔确定私有化方案


东方早报则认为,“戴尔先生看来已经嫁给了个人电脑”。该报撰写文章称,当竞争对手惠普公司在2011年曾短暂考虑拆分其个人电脑业务时,戴尔先生在私下谈话时曾嘲笑过这一想法,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戴尔先生有时也会坦率地承认,他确实未能察觉个人电脑产业的某些变化。在2011年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戴尔先生曾被问及自 2007年重新担任戴尔公司首席执行长以来,最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什么。戴尔先生说,平板电脑的崛起确实是他没想到的。“我完全没有预见到这个趋势。”不过,他也说,他并不认为企业用户会很快放弃个人电脑。
北京商报用《戴尔战略转型或已失败 专注PC被指自我安慰》为题来表达自己对戴尔私有化一事的理解。该文显示,戴尔的颓势并非一朝一夕出现的,随着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戴尔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明晰的转型战略,业绩大幅下滑也在意料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各路厂商争相布局智能手机业务之际,戴尔却执意回归PC路线。自2009年进军手机市场以来,戴尔的业绩始终不见起色。戴尔高层不只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Android手机业务发展没能达到公司的期望值。去年早些时候,戴尔宣布在美国市场停止销售移动设备,而在被寄予希望的中国市场,戴尔曾联手百度推出了百度云概念手机戴尔Streak Pro D4,销量也是平平,无法打开市场。
而网易科技的一篇深度编辑稿件指出,戴尔私有化未必是转型良药。该文章指出,如果顺利,戴尔公司将在2013年从纳斯达克退市,接近25年的上市历史也印证着戴尔的发展历程。只是如今,戴尔成了科技股的“弃儿”。
谁也不知道私有化以后会怎样。但下列四种结果是很有可能的:一、离开公众视野的戴尔持续转型。二、私有化使戴尔背上厚重负债,大规模收购动作放缓,转型前的跃进期结束。三、戴尔或者干脆分拆出售业务。四、与微软关系微妙。
该文章最后发问:如果靠资金绑定微软和戴尔的关系,戴尔的转型又有谁会看好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