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中国标准,5年风雨路

中国标准,5年风雨路

“选择美国标准还是欧洲标准”这是长久以来困扰着我国通信产业的一大问题,当然,以前我国通信产业较为落后,与世界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从欧洲和美国通信业的发展中取得经验,选择那些适合我国国情的通信技术来发展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跟上国际步伐,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然而近年来我国通信产业发展迅猛,通信固定与移动网规模都跃居世界前列,通信运营业各种业务多家经营的一种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基本形成,更是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通信产业的加速发展:通信制造业从“巨大中华”的崛起到金鹏、烽火、首信等一批优秀企业的跟进,已经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通信制造业的群体突破更为我国通信产业的再次腾飞上好了发条。制定我国自己的通信行业标准,成立我国自己的通信行业标准组织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我国信息产业部非常重视电信标准制定这一问题,从1999年开始在信息产业部的授权下,以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所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企、事业单位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经信息产业部通信标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了一系列通信标准组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通信领域专业标准研究活动。通信标准研究组的技术业务工作,接受信息产业部通信标准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研究组的设置及其研究范围主要参照国际电联ITU的相应研究组而设置。目前,我国通信标准研究组共有6组: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IP与多媒体通信标准研究组、传送网与接入网通信标准研究组、网络与交换通信标准研究组、网络管理通信标准研究组和通信电源产品标准研究组。

  在6大通信标准研究组成立的同时,信息产业部还组织成立了通信标准审查部,其主要职能是办理通信标准管理中的具体技术及事务性工作。通信标准审查部在业务上接受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的领导和监督,行政上接受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领导。作为信息产业部通信标准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办事机构,办理通信标准管理中的具体技术业务及事务性工作。

  我国通信标准研究组采用单位成员制。成员多为科研、技术开发、设计单位,设备制造企业、通信运营企业、高等院校、学术组织以及特邀专家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研究组成员分为全权成员、列席成员。各成员单位根据自愿的原则及符合的条件,选择申请其中一类。研究组设观察员和特邀专家。从成立至今我国标准研究组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至今已有130多名企事业单位成为其成员,并成为一条联系电信运营商、电信制造商、电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的纽带。

  通信标准研究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编制通信专业标准体系和发展规划草案;研究提出年度/研究期标准制/修订标准项目建议和标准研究课题建议;按照部下达的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组织标准草案的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向部通信标准行政主管部门推荐标准草案;开展国际电联相应研究组的国内对口研究,向部对口研究管理部门推荐提交到电联的文稿;组织开展技术研讨与交流,推进标准研究活动和标准的制定。

  我国目前的6大通信标准研究组先后于1999年成立。IP的通信业务目前正在国内迅速发展,国内的通信运营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都迫切感受到需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来规范网络的建设,设备的制造。同时,在我国面临着加入WTO之际,标准作为保障民族工业在这一新兴市场中的利益的特殊工具将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为此,信息产业部于1999年3月初召开了“IP电信业务/产品技术标准讨论会"。根据此次会议的精神,国内知名的电信运营单位、设备制造商和科研院所于3月16日在北京就促进相关标准的制定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与会单位就共同努力推动相关的标准研究组织的成立达成一致意见。  由国内17家知名设备制造企业、通信运营企业和科研开发部门共同发起,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批准,IP与多媒体通信标准研究组于1999年6月2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IP与多媒体标准研究组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多媒体业务及系统,数据通信及数据通信网、远程信息系统。根据研究组的工作任务和当前急需开展工作的情况,成立两个工作组,即IP网络设备工作组、IP业务与应用工作组,IP网络设备工作组和IP业务与应用工作组联合成立IP电话特别任务组。

  近年来,我国传送网的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SDH网络已经大规模建设成功,光波分复用系统正在逐步建设中,宽带网的试验和建设也已有一定规模。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带宽迅速增长,打开接入网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与之配套的通信线缆和光器件也随着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  根据当前通信发展的需要,由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等7个单位发起,传送网与接入网标准研究组于1999年7月6日在北京成立。该标准研究组的主要研究范围是传送网及其系统和设备,接入网、系统及设备,传输媒质与器件,电视与多媒体数字信号传输等。

  目前,我国通信网络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网,网络的组网技术、网络设备、开放的业务也走在世界前列。随着电信网的规模及用户的扩大、技术发展和多个运营者的引入,网络管理成为网间互通、发挥网络效益和提高运营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的发起下,网络管理标准研究组于1999年9月2日在北京成立。网络管理标准研究组的研究范围主要为TMN与网络管理。  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是由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等单位发起,于1999年10月27日在京成立。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闻库副司长在成立大会上指出:网络与交换专业和政府、运营商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担当的任务和作用相当重要。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下设信令与协议和网络总体两个工作组,研究范围包括网络总体性能、业务、编号、路由、计费、网络接口与互通、交换及信令协议等。

  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是在IMT—2000评估组和GSM工作组的基础上,于1999年4月6 日在北京成立。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的研究领域包括移动、寻呼、卫星、微波、无线接入等。目前成立了四个工作组,即IMT—2000、GSM、寻呼和CDMA工作组。

  2000年11月3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通信标准研究组主席联席会上。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闻库副司长首先对一年多来我国通信标准研究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周宝信副局长对几年来标准工作对电信管制、设备进网、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支撑表示感谢,并提出了希望。

  我国通信标准研究组成立后便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2000年2月26日—3月10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T)网络总体研究组(SG13)1997—2000研究期的末期会议上,我国提交的三篇文稿:由61所提出的“D.896 IP况架建议的修改意见”,传输所起草的“D.897 ATM 网MPLS支持IP Diffserv的要求”和“D.898 支持接入网IP业务旁路的V5.2协议的扩展”全部被采纳。另外,在2000年3月31日,由我国提出的IP over SDH提案被正式批准为ITU标准。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通信标准的发展,2000年12月27日,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下发了“关于成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筹备组》的通知”。宣布成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筹备组”。并为成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做好准备。  “三流的企业卖集成,二流的企业卖设备,一流的企业卖标准。”这句话在通信业内流传已久。在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国内出现像高通公司那样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企业的出现并不是梦想,也许3G就是我们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即将成立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能成为继TIU、ETSI之后的又一国际著名通信标准组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