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基于融合监控系统的水利监控解决方案3

基于融合监控系统的水利监控解决方案3

监控管理平台针对水利行业的特点,进行了大量优化,大致包括以下几大特点:
·大容量接入与并发访问。在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由于河道水网密布、大小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水文监测和水利设施监控所需的监控点往往数以千计,这就需要平台具有大容量接入的管理能力,及对各地图像并发访问的处理能力。特别在易发生水文、气象灾害的汛期、台风等特定时间,往往需要同时关注很多具有险情的水利设施、河道等监控点,平台和网络都将面对较大的负荷考验;
·多厂家设备兼容。各地水文监测、水利监控的信息化建设先后不一,设备选型各异,造成在后期建设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时面临多厂家的设备分布,为保护已有投资,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就要求平台能兼容很多厂家,至少是主流厂家的设备;
·多业务融合。管理平台能综合前端采集的视频信息与数据信息(如水情、风情、雨情、地质情况等),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分析、观察,并产生预警提示,在监控终端上可以在图像叠加所在点的水文信息,在水利电子地图上可以选取监测点进行现场图像调看。另外可以通过与水雨情及工情数据库对接,获得现有闸门和水库的水雨情及工情信息,实现有效联动,例如在水位超过某个警戒值时联动视频实现报警,便于领导和相关人员及时做出决策。也可以为水文信息发布系统提供各时期的现场图片,便于直观地展示水雨情、工情;
·多级管理与互联。由于水利行业是垂直管理、跨区域协同特征很明显的一个行业,一个流域、一条河从上游到下游,纵向上从省厅到流域到地市到区县,需分级调度指挥,横向上沿途的地市相互间有沟通、共享的需求,如上游爆发山洪,在下游的城市如果能看到上游城市水域的图像,就可以早做防灾准备。因此我们充分考虑了平台间的级联与互联特性,一方面通过二维权限体系和资源管理,实现水利部门上下级监管的有序性,另一方面通过级联互联保障了用户对数据、图像获取的有效性。
结语
结合水利行业不同场景及特点,水利行业在工程联网监控、防灾预警、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等领域有着迫切的监管需求,集合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综合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网络传输系统、融合监控平台的创新型融合监控系统,采用多级大联网架构,结合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系统兼容性好、易扩展、网络适应性强、智能化程度高,是水利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在水利监控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