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HDMI线材优劣原理解析

HDMI线材优劣原理解析

标签:BER  Eye Diagram
在模拟时代,对于讯源线材的要求非常高,器材使用的不同档次或品牌的线材,出来的画面或声音效果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模拟时代讲究的是最大程度地确保信号传输的正确性而不受外界干扰,所以线材的优劣对信号传输的正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说的直白一些就是一分价格一分货,这在模拟时代就是金条玉律。而进入数字时代,这条玉律几乎瞬间就被打破。那么无疑HDMI线材便成为了众多用户争相讨论的焦点。从原理上来看,HDMI线材作为一条通用介质,传输的都是0或1的数字信号,无论线材优劣只要能传输数据,得到的结果就是一样的。咋一比较,进入数字时代线材真的已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了吗?
那么对于HDMI线材进行深入了解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专业知识。
眼图(Eye Diagram)
眼图是利用专业仪器测试线材传输性能时在取样示波器(Sampling Scope)上可以观察到的一种图形。由于测试得到的图像比较像人眼,故成为“眼图”。从眼图上可以观察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判断系统传输系统的优劣程度。
眼图是衡量USB、网线等电缆稳定型和传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眼图的“眼睛”张开的大小反映着码间串扰的强弱,“眼睛”张的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反之,则表示码间串扰越大。
门限值(Threshold)
门限制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平时能在卫星电视接收机、数字机顶盒、网络路由器等设备说明书中发现。他是指保证机器正常稳定工作的最低信号强度和稳定度值。信号强度在门限值之上,图像信号便能接收正常且效果极佳;而信号强度低于门限值时,图像会突然消失或出现马赛克,图像画质不存在一个由好到差的渐变过程,俗称“雪崩效应”。
误码率(BER)
误码率( BER: bit error rate) 是衡量数据在固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度的指标。误码率=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数码传输虽然只有0和1两种信号,但依然会有误码存在,通常规定音频双向传输的误码率应小于十亿分之一。
HDMI线到底有没有版本区别?
HDMI的版本区别只在于设备的输入输入端口,线材本身其实是没有区别的,这事一个基本尝试,但很多人却不太明白,线材的区别值在于制作工艺、材料、长度等方面,本身并没有版本区别。
HDMI线的理论传输距离有多长?
在生产上,单条线最长大约可以达到20米(内置信号放大器的类型除外),而在实际运用中,最长距离建议不要超过10至15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