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中和问题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中和问题

1.前言
以真空电子管为核心放大器件的大功率高频功率放大器,理论上电子管栅极电压对阴极的控制作用,完全是通过栅极电压所产生的电场对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加速作用而实现的,但实际上由于电子管极间电容的存在,尤其是板极和栅极之间的极间电容,使电子管的栅极回路和板极回路互相耦合,引起高频功放电路直通和反作用的不良影响,从而引起高频功放工作不稳定。板栅极间电容对高频功放电路的影响程度与放大器使用频率有关。在长波发射机中,由于频率低,板栅极间电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中波机来说就要考虑其影响,对于短波机特别是超短波发射机来说,不但要考虑极间电容的影响,还要考虑引线电感的影响,这主要是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极间电容容抗会随之变小,而引线电感的感抗会随之产生且逐渐变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采用中和电路的方式,消除电子管极间电容及线路引线等效电感对高频功放的危害,使高频功率放大器安全、稳定的运行。
2.极间电容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2.1 直通作用
如图1-1(a)所示为电子管共阴电路,电路中除有用的激励电压Ug和板极谐振回路外,还有元件结构性引起的极间电容,板极和栅极之间的板栅极间电容Cag,板极和阴极之间的板阴极间电容Cak,栅极和阴极之间的栅阴极间电容Cgk等寄生参量。


Cak、Cgk可分别合并为输入和输出回路,而Cag跨接在两个回路之间,这样激励信号产生的高频电流的一部分通过Cag直接送到了板极回路,在谐振回路两端产生压降,等效电路如图1-1(b)所示,其工作频率越高,则影响越大,这个现象就叫直通。
直通作用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当电子管的板极电流截止时,由于直通的存使激励信号产生的高频电流的一部分会通过Cag直接送到了板极回路,使板极回路的电流不能完全的截止,当有调幅时,得不到100%的调幅,造成调幅信号的失真,同时也增加了激励信号的功率消耗。
2.2 反作用
在探讨电子管极间电容对高频功放电路的反作用之前,首先对电子管高频功率放大器典型的、被广泛使用的电路形式进行一下说明,电子管高频功率放大器以电子管的阴极作为高频公共点,信号被送到栅极和阴极之间,从板极和阴极之间输出,以谐振回路作为负载,工作在丙类(效率高)状态,具有较高功率增益,板极谐振回路形式多用并联谐振回路。高频功率放大器要实现最大功率值输出,就是主要完成板极回路电容、电感的调谐,满足其并联谐振的条件。在回路谐振时,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参量有如下特征:栅压和板压反相1800;板流直流分量和栅流直流分流量变化相反,板流直流分量最小与栅流直流分流量最大值应同时出现。
下面我们就探讨电子管极间电容对高频功放电路的反作用,反作用就是板极电流的一部分通过Cag反馈到本级栅极回路,引起输入回路阻抗变化而失谐的影响。
如图1 - 1 ( a ) 所示, 反作用电流为:


反作用电流对激励电压的影响可用导纳来表示,即:


由于在谐振时,栅极回路电压与板极回路的相角差为零,故有:


这说明反作用是输入导纳变成容性,输入电容的数值为:

它使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变化,且因起前级板极回路失谐,工作不稳定。对于本级板流来说,因栅极失谐,使谐振时板流的最小值和栅流的最大值不同时出现。这就是电子管极间电容对高频功放电路的反作用。
除了电子管极间电容,板极和栅极之间还会存在其他的杂散耦合,还有板极、栅极元件布局,各槽路间高电位和低电位之间,也都会产生类似极间电容那样的寄生耦合。
3.消除极间电容不良影响的方法
电子管的极间电容,放大器各级和板、栅极之间产生寄生耦合,都会因直通和反作用影响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稳定工作。而消除此不良影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采取中和电路。就是在原电路中加入另外一个电路,其作用与Cag作用相反,以抵消其对电路所产生的影响。
●选用隔离效果更好的四、五极是电子管。虽然Cag不大,但还是可能产生不稳定现象,所以也必须加中和电路。
●采用倍频法。由于倍频器的栅极和板极回路的谐振频率相差很远,因此,直通和反作用将大为减弱。但此法应用有限,一般仅在激励器中使用。
●采用栅极接地电路,即栅地电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