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8](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Rank: 8](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 UID
- 872238
|
![](http://images.eccn.com/silabs/silicon_chip_980x60_202203.jpg)
2.2 看门狗的处理
喂看门狗时必须先关闭IRQ和FIQ,否则可能发生意外的复位,导致控制器不能工作。在周期性的时钟节拍中断程序中第一件事就是喂看门狗。如果在进入时钟节拍中断时IRQ已关闭,就可避免伪中断的出现。当然,在喂狗指令前必须先关闭FIQ,喂狗指令后再打开FIQ。关闭FIQ是不会引起伪中断的[1]。
2.3 UART0和UART1的处理
在UART0中(UART1同理),当UART0 Rx FIFO到达寄存器U0FCR7∶6 所定义的触发点(比如接收4个字符)时,发生RDA 中断。当UART0 Rx FIFO 的深度低于触发点时,RDA 中断标志被清除。
当UART0 Rx FIFO 包含至少1 个字符,且在接收3.5~4.5 字符的时间内没有发生UART0 Rx FIFO 动作时,产生CTI中断。当UART0 Rx FIFO 的任何动作(读或写UART0 RSR)都将清除CTI中断标志。
CTI伪中断是这样发生的:比如UART0 Rx FIFO已接收2字符,且超过了3.5~4.5 字符的时间,发生CTI中断;但是这时又有字符进来,于是CTI中断标志被清除。向量中断控制器无法识别是谁产生了中断,伪中断就发生了。
RDA伪中断是这样发生的:以接收4字符发生RDA中断为例,比如UART0 Rx FIFO已接收3字符,且超过了3.5~4.5 字符的时间,发生CTI中断。在系统正确处理CTI中断时,恰好有一个字符进来,使得UART0 Rx FIFO中的字符数正好为4,于是发生RDA中断。但是由于先处理CTI中断,CTI中断程序先读取了其中的字符,使UART0 Rx FIFO内的字符数小于4,因此RDA中断标志就被清除了。等到系统处理RDA中断时,伪中断就发生了。
可以看出,CTI中断的存在是产生UART0和UART1伪中断的罪魁祸首。UART1与LVDS接口相连,用于控制器和冗余控制器的在线互相监测。采用每次只发一个字符的方法,使得CTI中断不可能发生,这样就彻底消除了UART1产生伪中断的可能性。
本控制器只在UART0中断中存在产生伪中断的可能性。发生伪中断时,系统会把默认中断地址寄存器VICDefVectAddr中的地址拷贝到向量地址寄存器VICVectAddr中,系统执行该地址处的程序。所以,要编写相应的处理伪中断程序,把其首地址放入VICDefVectAddr中。在处理伪中断的程序中,要尽快读出UART0 Rx FIFO中的字符,以免丢失[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