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C/OS-II实时内核下的A/D驱动程序设计 01
![Rank: 8](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Rank: 8](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 UID
- 872238
|
![](http://images.eccn.com/silabs/silicon_chip_980x60_202203.jpg)
μC/OS-II实时内核下的A/D驱动程序设计 01
本文详细分析在μC/OS-II实时内核下驱动程序读取A/D的三种方法;阐述C8051F015单片机的A/D转换器的配置、转换特点及其驱动程序读取A/D采用的方法;针对C8051F015单片机分析A/D驱动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想。这些方法和思想为在μC/OS-II下访问其它类型的A/D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A/D转换是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内核下A/D驱动程序的实现过程主取决于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本文首先比较和分析μC/OS-II下A/D采样数据的三种方法;其次介绍C8051F015单片机A/D模数转换器配置及特点;最后,在μC/OS-II内核移植到8位单片机C8051F015的基础上,介绍编写A/D驱动程序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1 μC/OS-II实时内核下的A/D读方法
实时内核下,驱动程序采用什么方法读取A/D采样数据是首先考虑的问题。许多因素将影响读取A/D,如A/D的转换时间、模拟值的转换频率、输入通道数等,但最主要的取决于A/D的转换时间。典型的A/D转换典型的A/D转换电路由模拟多路复用器(MUX)、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ADC)三部分组成。下面描述读取A/D的三种方法。
图1所示的是第1种读取方法。假设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较慢(5ms以上)。应用程序调用图1所示的驱动程序,并传递要读取的通道。驱动程序通过MUX选择要读取的模拟通道(①)开始读。有,延时几μs以便使信号通过MUX传递,并之稳定下来。接着,ADC被触发开始转换(②)。然后驱动程序延时一段时间以完成转换(③_。延时时间必须比ADC转换时间长。最后驱动程序读取ADC转换结果(④)。并将转换结果返回到应用程序(⑤)。
图2所示的是第2种读取方法。当模拟转换完成后,ADC产生的个中断信号。若ADC转换完成,ISR给信号量发一个信号(⑤),通知驱动程序,ADC已经完成转换。如果ADC在规定的时限内没有完成转换。信号量超过(③),则驱动程序不再等待下去。驱动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ISR)的伪代码如下:
ADRd(ChannelNumber)
{
选择要读取的模拟输入通道;
等待AMUX输出稳定;
启动ADC转换;
等待来自ADC转换结束中断产生的信号量;
if(超时){
*eer=信号错误;
return;
}else{
读取ADC转换结果并将其返回到应用程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