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注册
登录
论坛
博客
搜索
帮助
导航
默认风格
uchome
discuz6
GreenM
»
测试测量
» 基于MCS8051数据采集监测系统的设计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基于MCS8051数据采集监测系统的设计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Bazinga
当前离线
UID
1023230
帖子
5213
精华
0
积分
2607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1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20
最后登录
2015-10-22
金牌会员
UID
1023230
1
#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Bazinga
发表于 2014-12-29 10:00
|
只看该作者
基于MCS8051数据采集监测系统的设计
数据采集
,
转换器
,
打印机
,
显示器
,
单片机
数据采集系统,通常是为了将实时定时采集后,以数字量形式存储后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进行显示打印或报警。系统通常由传感器,线性放大器,多路模拟开关,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单片机芯片,扩展I/O口,存储器以及外接设备打印机,显示器等组成,其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
有时候,系统只是对某一个或几个信号进行采集和粗略分析,而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分析结果,此时需要的采集系统远没有上述那么复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简化,得到比较实用的系统。
在生活中,经常有些电器件在工作时,其电源电压需要保持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否则器件容易受损,这时需要对电压进行实时的检测。假设某个电子器件的电压工作范围为3~5V,且电压的变化比较缓慢,需要对电压进行实时的监测,如果电压不在工作范围内则进行报警,而并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电压数据。下面就此例,设计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数据采集监测系统。
由于是一路电压信号而且变化相对缓慢,所以不需要传感器、线性放大器、多路模拟开关和采样保持器等,报警部分可以用红黄绿灯来显示电压是否正常,所以整个系统只需要一篇A/D转换器、一片单片机、红黄绿灯各一个。
根据简单实用的原则来选择芯片:由于需要的精度不高,ND转换器、选择8位的ADC0804,单片机芯片可选择MCS-51系列的8051芯片(由于软件程序选择8051,不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且比较实惠).另外红黄绿灯各一个。
电路:由于工作电压的动态范围为3~5V,ADC0804的VFEF2(参考电压输入端)接3V电压,所以输入的电压范围为0—6V,存储时OV为OOH,6V为FFH,由256/6*3=128可知3V为80H,同理5V为D5H,ADC0804的CLKI端外接一个电阻和电容来提供时钟信号,参数R=10kΩ,C=150pF.振荡频率FCLK=640kHz.转换时间约为100us。ADC0804转换器具有三态输出锁存器,可直接驱动数据总线,故与80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比较简单,如下图所示。
ADC0804的数据输出线DB7~0直接与8051的数据线PO.O~0.7相接1RD,WR和INTR也直接与8051的相应端子相接。Pl.l.P1.2,P1.3分别接红黄绿灯。
软件设计:定时采集数据,每隔五分钟采一次数据,每次采集十个样本点,存储后进行分析,与3V和5v进行比较,大于5V时亮红灯,小于3V时亮黄灯,工作电压正常时亮绿灯。
根据上述硬件电路如上图的要求,建立的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
由该框图出发建立的源程序如下:
设计过程中以简单实用为准则,从整个设计过程来看,首先分析系统要求,然后选择元器件,设计电路图及软件程序,最后仿真。所设计的系统符合要求,且容易实现。
如果系统要求的功能较多,则可以从设计好的系统往外扩展,例如扩展显示、打印等功能,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数据采集监测系统。
收藏
分享
评分
the king of nerds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返回列表
电商论坛
Pine A64
资料下载
方案分享
FAQ
行业应用
消费电子
便携式设备
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热门技术
智能可穿戴
3D打印
智能家居
综合设计
示波器技术
存储器
电子制造
计算机和外设
软件开发
分立器件
传感器技术
无源元件
资料共享
PCB综合技术
综合技术交流
EDA
MCU 单片机技术
ST MCU
Freescale MCU
NXP MCU
新唐 MCU
MIPS
X86
ARM
PowerPC
DSP技术
嵌入式技术
FPGA/CPLD可编程逻辑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富士通半导体FRAM 铁电存储器“免费样片”使用心得
电源与功率管理
LED技术
测试测量
通信技术
3G
无线技术
微波在线
综合交流区
职场驿站
活动专区
在线座谈交流区
紧缺人才培训课程交流区
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