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基于晶闸管功率单元的散热设计研究

基于晶闸管功率单元的散热设计研究

3 散热器热阻Rth(c-A)
  散热器热阻可分为稳态热阻和瞬态热阻两种。
  3.1热阻Rth的概念:
  热阻是热导的倒数,单位是:℃/W (℃/瓦)具有温差的导热体两端存在热量由温高一端传到温低一端的现象。如温高一端发热功率为P,它们之间符合如下关系:
  
  P是A端稳定产生的热功率。Rth 小时TA - TB 也小,即温差也小,反之温差也大。可见热阻小的导热体很快就能把热端热量传导出来。
  散热器稳态热阻可以用经验公式计算近似值:
  自冷条件下:
  
  风冷条件下:
  
  其中:l为散热器肋长; b为肋厚; L为散热器长; n为肋数;A为表面积; uS为风速;所用单位: l:米、A:米2、b:米、L:米、uS: 米/秒
  肋长即为散热器翅片长
  式中:a 取2.5;KS(铝)=140千卡/时·米·℃ ;KS(铜)=340千卡/时·米·℃
  散热器热阻除了上述用经验公式计算外,一般由生产单位在样本上提供,也可通过实验测定(国标GB/T 8446.2-2004)。
  3.2 稳态热阻
  稳态热阻是指系统产生的热量与散去的热量相等时的热阻。此时,散热器上各点温度恒定,处于平衡状态。上面介绍的计算公式适用于稳态热阻。
  3.3瞬态热阻
  瞬态热阻表示的是热平衡建立前从受到热冲击起到建立热平衡(即各点温度恒定不变)止,散热器热阻值的变化的过程。热阻值是从小到大逐渐变的。

从图四的曲线可知,起始的热阻值很小。这表明散热器不但能散热而且能吸收热量蓄热。吸收热量的过程也是散热器温度上升过程。吸热达到饱和时功耗和散热平衡,温度不再上升。这过程约20到40分钟左右。


  晶闸管往往会用在存在大电流冲击(常称为浪涌电流)的电路中。如果浪涌电流时间只有几微秒到几秒,而且下一次浪涌到来前有较长时间的间隔,那么就可用瞬态热阻进行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散热器可大大缩小,甚至用足够热容量的铝板即可。
  3.4热阻曲线
  样本上提供的散热器热阻曲线如图三和图四所示。(也有用列表方式提供,如下表)

  


  图2:稳态热阻曲线


  


  图3:瞬态热阻曲线


  图2是稳态热阻曲线。表示了该型号铝型材散热器在不同长度不同风速下的稳态热阻值。图3中左边曲线表示了该型号铝型材散热器瞬态热阻值。有了这样的热阻曲线,该型号散热器热阻值一查便知十分方便。

  


  3.5散热器热阻测试
  如果有测试设备也可用试验方法来测定热阻值。测试方法应按国标GB/T 8446.2-2004 “电力半导体器件用散热器第2部分:热阻和流阻测试方法”来实行。具体请参考上述标准。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测试时当用风速计测量吹入散热器端面风速时,会发现每点风速不一样。在有散热器挡着的地方风速很低,在无阻挡的孔隙处风速又很高(流体同电流一样阻力小的地方流量大,常称风短路)。这说明了风在风道中行进时,穿过散热器之间的孔隙、翅片间、端面处风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国标规定风速测试位置应是在进风口离散热器端面300毫米处的风道正中间。
  4 散热器的流阻
  散热器在风道中接受风机吹来的空气流时会对空气产生阻力,这就是流阻。如图四右边的曲线可见,阻力随风速上升而上升。此参数给风机选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4.1散热器流阻分析
  流阻大的散热器需要风压大的风机。同样风量的风机因为电机功率不一样,风压就不一样。如果风机的风压等于散热器的流阻,风无法通过散热器,风流量为零。因此只有在风压大于散热器流阻时才行,此时风流量要小于或远小于风机样本表明的风量,风流量随着风道内散热器流阻的减少而上升。这一点在风机一节中还要细谈。
  串联风道,即在风道中多个晶闸管的散热器重叠排列,风机吹出的空气要通过两个或三个散热器的翅片。翅片重叠流阻增加,风压损失大,空气流量损失大,要求风机功率大,也就是风压要大。
  并联风道,在风道中各晶闸管的散热器一字排开空气只通过一层散热器的翅片,流阻小,对风机风压要求小,容易达到较大风速。
  4.1风机
  风机的功能是给晶闸管散热器送去流动的空气,把散热器的热量带走。
  风机的主要特性可由特性曲线表示出来。如图5所示,所表示的是风机的风压-风量曲线。风机最大额定风量是指前方无任何阻挡物时的风量。如果吹风前方存在阻力,风在流过阻挡物例如散热器时,流阻就会抵消与流阻相当的风压,使风流量降低。假设风机的最大风压是120 Pa ,散热器在某风速时的流阻是70 Pa ,两者相抵风压剩余50 Pa ,此时与曲线的相交点A所对应的风量即为实际通过的风量。从图上查的为1650 m3/小时,已不是风机的最大风量2800 m3/小时。

  


  图4:风机的风压-风量曲线


  常用风机有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轴流式安装方便、体积小,但风压低,
  约在100 Pa-200 Pa之间,而离心风机最高峰压可达到500 Pa-700 Pa.在串联风道上用较为合适。但离心风机安装要求高、占体积大、噪音大、价格高。
  风机的其他指标为电机功率、风机能承受的环境温度和风机工作时的噪音。
  4.2风道
  在晶闸管功率单元中风道是规范空气流动的一个十分重要措施。晶闸管和散热器安装在风道内而风机又强迫空气在风道内通过。其功能主要是:
  (1)把空气集中在风道内通过,尽可能用全部流动的空气参与散热器的冷却。
  (2)风机的风量在一定的流阻情况下是一定的。风道的截面积减去阻挡物的,截面积即为空气流过的截面积,则:
  
  (3)如果风道沿散热器的边缘去规范空气的流动,不留或极少留孔隙(所谓的风短路点),则流阻很大,空气流量下降,风速相应下降,散热效果受到极大影响,散热器温升高。从实践来看,在散热器之间留有适当孔隙,使孔隙处达到较大风速。这儿又是翅片的边缘部分,相对温升较低。
  5 设计实例分析
  用KP500A晶闸管组成一个三相全波整流桥,输出直流电流600A.已知VT0=0.9V,RT0 =0.00046O欧姆,Rth(j-c)=0.073℃/W,散热器型号SF-15,6米/秒风速风冷时Rth(C-A)=0.048℃/W,自冷时Rth(C-A)=0.24℃/W,求风冷及自冷时的晶闸管的结温。
  解:①三相全波桥直流输出600A时每只晶闸管承担200A平均值。此时导通角120度。查曲线知:120度导通角时晶闸管最大可用到470A,波形因子F=1.76.
  ②工作时每只晶闸管功耗
  P=IFVT0+(F·IF)2rT0= 200×0.9+(1.76×200)2×0.00046= 237W
  ③自冷时温升:
  TJ-TA=P(Rth(j-c)+ Rth(C-A))=237× (0.073+0.24)=74.2℃
  ④风冷时温升:
  TJ-TA=P(Rth(j-c)+ Rth(C-A))=237× (0.073+0.048)=28.7℃
  设环境空气温度为40℃,则此时结温:自冷 TJ=74.5℃+40℃=114℃
  风冷 TJ=28.7℃+40℃=68.7℃
  6 结语
  晶闸管要正常工作,一定要使它的结温 处于一个适宜的温度。从参数表上可知整流二极管允许最高结温是150℃;晶闸管允许最高结温是125℃,此规定是硅材料固有特性所限,除非特别设计一般不允许超过。要说明的是到达翅片的热量要传到流动的空气中带走,其工作原理与各种散热器没两样样,要采用同样计算方式进行设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