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基于RFID的手机防盗装置设计方案

基于RFID的手机防盗装置设计方案

 1.项目概述
  1.1 引言
  到二十一世纪初,RFID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其在民用领域的价值开始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即射频识别。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操作快捷方便。
  1.2 项目背景/选题动机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伴随生活中手机失窃的案件时常发生。尤其是贵重手机,更是小偷的目标。手机的被盗,带来的不仅是金钱的付出,还有手机内的重要信息的丢失。手机的防盗慢慢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RFID技术能很好的实现手机防盗的功能。
  2.需求分析
  2.1 功能要求
  本设计手机防盗完成如下任务:
  第一:及时防盗
  第二:手机被盗追寻
  第三:预防手机遗落

  图1 系统架构

  2.2 性能要求
  当小偷等异常情况接入,触碰到手机时,够第一时间告知机主
  确定手机被盗,提供信息,对目标手机进行快速的定位
  手机离开一定范围,提醒机主可能落下手机
  提供足够有用的信息界面
  3.方案设计
  3.1 系统功能实现原理
  第一:及时防盗

  正常情况使用下。人手上有一RFID标签。当合法权限触碰手机时,能正常使用手机。当小偷等异常情况接入,触碰到手机时,手机的周围温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手机对手上的装置经行信息比对。当确认情况异常判定为有被盗危险,提醒用户发出提示和警报。
  第二:手机被盗追寻
  当手机意外被盗远离户主时,超过设置的范围,手持装置对用户进行反应提醒。当用户确定手机被盗,进入到RFID距离测距模式。手机机主能根据手机和本人的距离经行寻回。这样能够对手机进行快速的定位,第一时间能找回手机。机主找的方向和手机方向相反时,能显示距离的扩大,当机主和手机的方向一致时,能够显示距离近,以此能够很好的指导机主的搜寻。

  第三:可是设置人机距离,这样能够给手机的机主遗拉时,做出提醒,有效的防止机主遗落手机的情况。让手机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3.2 硬件平台选用及资源配置
  选用基于AVR32 AT32UC3A单片机控制器的评估套件和开发系统EVK1100。
  AVR32 AT32UC3A具有单周期的RISC指令系统,为了满足通信和数据高速处理的需要。
  具有读写及地址锁存允许控制引脚,便于扩展和使用外部接口和外部存储空间,可以方便连接通信单元。
  3.3系统软件架构
  1、各个模块的程序模块化;
  2、主程序判断手机是否有异常状态;
  3、异常状态处理;
  4、安全距离的设定;
  5、温度的采集;
  6、人机交互界面的设定;
  7、安全性的巩固。
  3.4 系统软件流程

  程序运行流程图

  3.4 系统预计实现结果
  无线射频收发及测距模块采用Nanotron公司的NanoPAN模块。该模块采用宽带线性调频扩频(CSS)技术,并为IEEE 802.15.4a标准所采用。收发器为一款2.4 GHzISM频段无线装置,可灵活地提供31 25 Kb/s~2 Mb/s范围的数据传输率,其点对点测距精度较高,可同时提供具有极佳传输范围的可靠数据通信。通过采用一个MAC控制器,可降低对微处理器和软件的要求,轻松地完成高级别系统的设计。这个模块为重要核心部分之一。防盗的重点。最后实现此装置很高的防盗水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