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Linux下C编程基础之:常用编辑器

Linux下C编程基础之:常用编辑器

3.2  常用编辑器3.2.1  进入vi        Linux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编辑器家族系列,如Ed、Ex、vi和emacs等。按功能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行编辑器(Ed、Ex)和全屏幕编辑器(vi、emacs)。行编辑器每次只能对一行进行操作,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全屏幕编辑器可以对整个屏幕进行编辑,用户编辑的文件直接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克服了行编辑那种不直观的操作方式,便于用户学习和使用,具有强大的功能。

vi是Linux系统的第一个全屏幕交互式编辑程序,它从诞生至今一直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历经数十年仍然是人们主要使用的文本编辑工具,足以见其生命力之强,而强大的生命力是其强大的功能带来的。由于大多数读者在此之前都已经用惯了Windows平台上的编辑器,因此,在刚刚接触时总会或多或少不适应,但只要习惯之后,就能感受到它的方便与快捷。

1.vi的模式vi有3种模式,分别为命令行模式、插入模式及命令行模式。下面具体介绍各模式的功能。
        (1)命令行模式。
        用户在用vi编辑文件时,最初进入的为一般模式。在该模式中用户可以通过上下移动光标进行“删除字符”或“整行删除”等操作,也可以进行“复制”、“粘贴”等操作,但无法编辑文字。
        (2)插入模式。
        只有在该模式下,用户才能进行文字编辑输入,用户按[ESC]可键回到命令行模式。
        (3)底行模式。
        在该模式下,光标位于屏幕的底行。用户可以进行文件保存或退出操作,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2.vi的基本流程        (1)进入vi,即在命令行下键入“vi hello”(文件名)。此时进入的是命令行模式,光标位于屏幕的上方,如图3.2所示。


        图3.2  进入vi命令行模式



(2)在命令行模式下键入i进入插入模式,如图3.3所示。可以看出,在屏幕底部显示有“插入”表示插入模式中的输入状态,在该模式下可以输入文字信息。


        图3.3  进入vi插入模式



(3)最后,在插入模式中,按“Esc”键,则当前模式转入命令行模式,并在底行行中输入“:wq”(存盘退出)进入底行模式,如图3.4所示。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vi操作流程:命令行模式→插入模式→底行模式。由于vi在不同的模式下有不同的操作功能,因此,读者一定要时刻注意屏幕最下方的提示,分清所在的模式。


        图3.4  进入vi底行模式



3.vi的各模式功能键        (1)命令行模式常见功能键如表3.1所示。
        表3.1 vi命令行模式功能键
                                        功 能 键
                                        功  能
i
切换到插入模式,在目前的光标所在处插入输入的文字,已存在的文字会向后退
a
切换到插入模式,并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o
切换到插入模式,且从行首开始插入新的一行
[ctrl]+
屏幕往“后”翻动一页
[ctrl]+[f]
屏幕往“前”翻动一页
[ctrl]+
屏幕往“后”翻动半页
[ctrl]+[d]
屏幕往“前”翻动半页
0(数字0)
                                        光标移到本行的开头
G
光标移动到文件的最后
nG
光标移动到第n行
$
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n<Enter>
光标向下移动n行
/name
在光标之后查找一个名为name的字符串
?name
在光标之前查找一个名为name的字符串
x
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符
X
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一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
ndd
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向下删除n行
yy
复制光标所在行
nyy
复制光标所在行开始的向下n行
p
将缓冲区内的字符粘贴到光标所在位置(与yy搭配)
u
恢复前一个动作
(2)插入模式的功能键只有一个,即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底行模式常见功能键如表3.2所示。
        表3.2 vi底行模式功能键
                                        功 能 键
                                        功  能
:w
将编辑的文件保存到磁盘中
:q
退出vi(系统对做过修改的文件会给出提示)
:q!
强制退出vi(对修改过的文件不作保存)
:wq
存盘后退出
:w [filename]
另存一个名为filename的文件
:set nu
显示行号,设定之后,会在每一行的前面显示对应行号
:set nonu
取消行号显示

注意
vim是vi的升级版,与vi相比扩展了很多功能且保持与vi的90%相兼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3.2.2  初探emacs正如前面所述,vi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编辑器,它能够方便、快捷、高效地完成用户的任务,那么,在此再次向读者介绍另一款编辑器是否多此一举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emacs不仅仅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编译器,而且是一款融合编辑、编译、调试于一体的开发环境。虽然,它没有Visual Studio一样绚丽的界面,但是它可以在没有图形显示的终端环境下出色的工作,相信追求强大功能和工作效率的用户不会介意它朴素的界面的。emacs的使用和vi截然不同。在emacs里,没有类似于vi的3种“模式”。emacs只有一种模式,也就是编辑模式,而且它的命令全靠功能键完成。因此,功能键也就相当重要了。

但emacs却还使用一个不同vi的“模式”,它的“模式”是指各种辅助环境。比如,当编辑普通文本时,使用的是“文本模式(Text Mode)”,而当写程序时,使用的则是如“c模式”、“shell模式”等。

下面,首先介绍一下emacs作为编辑器的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熟悉emacs的环境。
注意
emacs缩写注释:
C+<chr>表示按住Ctrl键的同时键入字符<chr>。因此,C+f就表示按住Ctrl键同时键入f。
M+<chr>表示当键入字符<chr>时同时按住Meta或Edit或Alt键(通常为Alt键)。

        1.emacs安装        现在较新版本的Linux(如本书中所用的Red Hat Enterprise 4 AS)的安装光盘中一般都自带有emacs的安装包,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光盘进行安装(一般在第2张光盘中)。

2.启动emacs安装完emacs之后,只需在命令行键入“emacs [文件名]”(若缺省文件名,也可在emacs编辑文件后另存时指定),也可从“编程”→“emacs”打开,如3.5图所示的就是从“编程”→“emacs”打开的emacs欢迎界面。


        图3.5  emacs欢迎界面



接着可单击任意键进入emacs的工作窗口,如图3.6所示。
        从图中可见,emacs的工作窗口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编辑窗口,底部为命令显示窗口,用户执行功能键的功能都会在底部有相应的显示,有时也需要用户在底部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如查找字符串等。


图3.6  emacs的工作窗口



3.进入emacs在进入emacs后,即可进行文件的编辑。由于emacs只有一种编辑模式,因此用户无需进行模式间的切换。下面介绍emacs中基本编辑功能键。

(1)移动光标。
        虽然在emacs中可以使用“上”、“下”、“左”、“右”方向键来移动单个字符,但笔者还是建议读者学习其对应功能键,因为它们不仅能在所有类型的终端上工作,而且读者将会发现在熟练使用之后,输入这些Ctrl加字符会比按方向键快很多。表3.3列举了emacs中光标移动的常见功能键。

表3.3 emacs光标移动功能键
                                        功  能  键
                                        功    能
                                        功  能  键
                                        功    能
C-f
向前移动一个字符
M-b
向后移动一个单词
C-b
向后移动一个字符
C-a
移动到行首
C-p
移动到上一行
C-e
移动到行尾
C-n
移动到下一行
M-<(M加
“小于号”)
                                        移动光标到整个文本的开头
M-f
向前移动一个单词
M->(M加
“大于号”)
                                        移动光标到整个文本的末尾

(2)剪切和粘贴。
        在emacs中可以使用“Delete”和“BackSpace”删除光标前后的字符,这和用户之前的习惯一致,在此就不赘述。以词和行为单位的剪切和粘贴功能键如表3.4所示。

表3.4 emacs剪切和粘贴
                                        功能键
                                        功    能
                                        功能键
                                        功    能
M-Delete
剪切光标前面的单词
M-k
剪切从光标位置到句尾的内容
M-d
剪切光标前面的单词
C-y
将缓冲区中的内容粘贴到光标所在的位置
C-k
剪切从光标位置到行尾的内容
C-x u
撤销操作(先操作C+x,接着再单击u)

注意
                                        在emacs中对单个字符的操作是“删除”,而对词和句的操作是“剪切”,即保存在缓冲区中,以备后面的“粘贴”所用。

(3)复制文本。
        在emacs中的复制文本包括两步:选择复制区域和粘贴文本。
        选择复制区域的方法是:首先在复制起始点(A)按下“C-Space”或“C-@(C-Shift-2)”使它成为一个标识点,再将光标移至复制结束点(B),再按下“M-w”,就可将A与B之间的文本复制到系统的缓冲区中。再使用功能键C-y将其粘贴到指定位置。

(4)查找文本。
        查找文本的功能键如表3.5所示。
        表3.5 emacs查找文本功能键
                                        功  能  键
                                        功    能
C-s
查找光标以后的内容,并在对话框的“I-search:”后输入要查找的字符串
C-r
查找光标以前的内容,并在对话框的“I-search backward:”后输入要查找的字符串

(5)保存文档。
        在emacs中保存文档的功能键为“C+x C+s”(即先操作C+x,接着再操作C+s),这时,屏幕底下的对话框会出现如“Wrote /root/workplace/editor/why”的字样,如图3.7所示。

        图3.7  emacs中保存文档


        另外,emacs在编辑时会为每个文件提供“自动保存(auto save)”的机制,而且自动保存的文件的文件名前后都有一个“#”,例如,编辑名为“hello.c”的文件,其自动保存的文件的文件名就叫“#hello.c#”。当用户正常地保存了文件后,emacs就会删除这个自动保存的文件。这个机制当系统发生异常时非常有用。

(6)退出文档。
        在emacs中退出文档的功能键为“C-x C-c”。

4.emacs中的模式emacs不仅仅是个强大的编译器,它还是一个集编译、调试等于一体的工作环境。在这里,读者将会了解到emacs作为编译器的最基本的概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Learning GNU Emacs,Second Edition》一书进一步学习emacs。

在emacs中并没有像vi中那样的“命令行”、“编辑”模式,只有一种编辑模式。这里所说的“模式”是指emacs里的各种辅助环境。下面着重讲解C模式。

当我们启动某一文件时,emacs会判断文件的类型,从而自动选择相应的模式。当然,用户也可以手动启动各种模式,用功能键“M-x”,然后再输入模式的名称,如图3.8所示,这样就启动了“C模式”。


        图3.8  emacs中选择模式



在强大的C模式下,用户拥有“自动缩进”、“注释”、“预处理扩展”、“自动状态”等强大功能。在“C模式”下编辑代码时,可以用“Tab”键自动地将当前行的代码产生适当的缩进,使代码结构清晰、美观,它也可以指定缩进的规则。

源代码要有良好的可读性,必须要有良好的注释。在emacs中,用“M-”可以产生一条右缩进的注释。C模式下是“/* comments */”形式的注释,C++模式下是“// comments”形式的注释。当用户高亮选定某段文本,然后操作“C-c C-c”,就可以注释该段文字。

emacs还可以使用C预处理其运行代码的一部分,以便让程序员检测宏、条件编译以及include语句的效果。

5.emacs编译调试程序emacs可以让程序员在emacs环境里编译自己的软件。此时,编辑器把编译器的输出和程序代码连接起来。程序员可以像使用Windows的其他开发工具一样,将出错位置和代码定位联系起来。

emacs默认的编辑命令是对一个make(在本章3.6节中会详细介绍)的调用。用户可以打开“tool”下的“Compile”进行查看。emacs可以支持大量的工程项目,以方便程序员的开发。

另外,emacs为gdb调试器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的接口。在emacs中使用gdb的时候,程序员不仅能够获得gdb的全部标准特性,还可以获得通过接口增强而产生的其他性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