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传感器的发展方向-网络化智能传感器之二

传感器的发展方向-网络化智能传感器之二

2 智能网络化传感器及其系统的结构
从原理结构来上看来,智能传感器结构可以用图1所示框图来表示。
从上面的框图可以发现,一般意义上的传感器(即敏感单元)在智能传感器中仅仅占很少的一部分,信号处理电路占主要部分。与普通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将传感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所有问题都包括了。例如图1所示的灵敏度、零点漂移、标定等,即使是单物理测量传感器,也必须有标准的接口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如温度、湿度等)以实现对被测物理量的标定和校准。在很多场合,加上输出显示单元,这种单智能传感器系统已经涵盖了传统的仪表概念。
基于分布智能传感器的测量控制系统是由一定的网络将各个控制节点、传感器节点及中央控制单元共同构成。其中传感器节点是用来实现参数测量并将数据传送给网络中的其他节点;控制节点是根据需要从网络中获取需要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制订相应的的控制方法和执行控制输出。在整个系统中,每个传感器节点和控制节点数目可多可少,根据要求而定。网络的选择可以是传感器总线、现场总线,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Ethernet,也可以直接是Internet。一个智能传感器节点是由三部分构成:传统意义上的传感器、网络接口和处理单元。根据不同的要求,这三个部分可以是采用不同芯片共同组成合成式的,也可以是单片式的。首先传感器将被测量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通过A/D转化为数字信号,经过微处理器的数据处理(滤波、校准)后将结果传送给网络,与网络的数据交换不网络接口模块完成。
控制节点由微处理器、网络接口及人机接口是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用来收集传感器节点所发送来的信息,并反馈给用户和输出到执行器,以实现一定的输出。
将所有的传感器连接在一个公共的网络上。为保证所有的传感器节点和控制节点能够实现即插即用,必须保证网络中所有的节点能够满足共同的协议。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只要符合协议标准的节点都能够接入系统。因此为了保证这种即插即用的功能,智能传感器节点内部必须包含微处理芯片和存储器。一方面用来存储传感器的物理特征:偏移、灵敏度、校准参数,甚至传感器的厂家信息(维护等),另一方面用来实现数据的处理和补偿,以及输出校准。由于这些功能的实现是在每个传感器内部完成,相应的内部参数在传感器出厂的进候已经写入内部寄存器中固定的单元,因此在更换和增加的节点的时候,无须对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
在很多的情况下,微处理器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对传感器的输入进行处理和变换。
3 设计方法和智能传感器的研究领域
  
智能传感器系统的实现是在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网络控制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随这些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但不是这此技术的简单合成。无论是微处理器还是网络技术,都不是原来一般技术简单的合成,下面针对网络化传感器系统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系统构成。从计算机角度来看,一般计算机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是数字信号,且是直接通过外部设备输入的,这些信号本身会受到外部设备限制。但是对于传感器系统来说所面对的是与外界环境相关的模拟信号,信号与外界的一些物理量相关。这意味着信号的存在和信号的出现是受到环境限制的,为了满足控制实时性的需要,信号的采样必须保证实时性。
其次,信号处理方法。在网络化使用环境中,即插即用是对网络中的每个设备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每个被测物理量通过传感器时输入输出的关系是不定的,有些上线性的,但更多的是非线性的,必须保证系统能够准确识别被测对象,一方面要能够确定探测器信号的位置,另一方面要能够确定传感器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物理量(一般被测物理量和传感器输出物理量不一定一样。例如是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输入为压力,输出为电容)。这类似于传统传感器设计时涉及到的标定问题,但是不完全一样。因为一般传感器设计中无须考虑输入输出物理量,仅仅只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
再次,需要考虑外部接口。从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应用来说,其一般使用在自动化现场的测量控制级,相互之间需要通过现场部线连接在一起。对于不同的应用场合,现在已经有很多不同的总线标准协议。要保证所设计的传感器完全满足这些协议比较困难,这就必须考虑接口问题。这是智能网络化传感器与普通传感器最大的区别。
最后,软件工具的开发。由于过去传感器完全是由硬件所组成,因此研究的对象主要局限在传感机的理、材料、结构、工艺等物理方面。而智能传感器的智能性则是在硬件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实现其价值的,软件在智能传感器中占据了主要的成分。而且智能化的程度是与软件的开发水平成正比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于计算机平台完全通过软件开发的虚拟传感器会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软件开发工具包括设计、管理和通讯管理等不同方面。目前这类工具已经开始出现,一般C,Labview,ActiveX等工具软件都可以完成。软件的功能主是与软件的开发水平成正比的,用以实现传感器模型建立、标定参数建立、最佳标定模型选择等。
尽管智传感器的构成方法并非在所有有场合使用都是合理的,但在许多的应用中,其相对与传统传感器的优点是无法抗拒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智能传感器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性能优越、维护简单、功能扩展容易的优点是传统传感器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一些应用的传感器较多的场合,无疑智能传感器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目前来说,考虑投资因素,由于在过程测量控制领域中系统设计寿命一般都有几十年,尽管传统所使用的测量控制主要地模拟量传输的,而符合现场总线网络标准的智能传感器有很多优点,但是更换这些传感器执行器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增加很大的投资,这种系统还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过去这类系统功能的扩展比较困难,因此多种系统共存的局面将维持一段时间。近两年IEEE1451.4标准工作组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智能传感器与网络之间的模拟传输接口标准。其主要是针对传统以模拟量传输为基础的系统而订制的一种与网络之间接口标准。如果标准得到通过,并有相应的硬件支持,对于这些系统来说,其系统功能的扩展将变得更加简单。

作者:合肥中国科学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传感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30031)吴仲城 戈 瑜 虞承端 方廷健

记录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让每一天过的更加有意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