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注册
登录
论坛
博客
搜索
帮助
导航
默认风格
uchome
discuz6
GreenM
»
通信技术
»
无线技术
» 微带阵列天线设计:支持空时分复用无线Mesh网络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微带阵列天线设计:支持空时分复用无线Mesh网络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苹果也疯狂
当前离线
UID
852722
帖子
10369
精华
0
积分
5185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2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30
最后登录
2016-7-18
论坛元老
UID
852722
1
#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苹果也疯狂
发表于 2015-12-27 22:57
|
只看该作者
微带阵列天线设计:支持空时分复用无线Mesh网络
网络
,
无线
支持
空时分复用
的无线Mesh 网络采用多方向天线阵 列技术,使用多个高增益定向天线进行多方向覆盖,具备通信距离远和天线自动扫描与对准的特性,便于快速部署。但现有的多方向天线阵列的设计从扩大通信距离 的角度考虑,侧重于提高天线增益,使其垂直主瓣宽度仅为6°,这对于通信距离较近并且节点之间高程差较大的情况来说,覆盖性能不够理想。对多方向天线阵列 的组成单元——微带阵列天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支持空时分复用无线Mesh 网络的微带阵列
天线设计
,其垂直主瓣宽度可达30°,并对设计的微带阵列天线进行了性能仿真和实际测试。
伴随机动通信组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从部署到组网开通的时间效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需要兼具高带宽和快速部署这2大任务特性。无线Mesh 网络非常适于宽带机动组网应用,特别是基于多方向天线阵列的同步无线Mesh 网络技术在相同距离下可以实现远高于普通全向天线的通信速率。另外,每个节点还能够实现天线的自动扫描对准,从而节省了网络部署时间。
当 前多方向天线阵列是针对远距离组网通信而设计,天线增益较高而垂直主瓣宽度仅为6°,在有些实际部署场合中,节点部署距离较近,同时节点之间存在较大的高 度差 ,这使得较窄的垂直主瓣宽度无法较好地实施覆盖,需要针对这种应用场合进行天线优化设计,增大垂直主瓣宽度,提高覆盖性能。
设计了一种垂直主瓣宽度可达30°的微带阵列天线,可以有效地支持空时分复用无线Mesh 网络,实现节点覆盖垂直空间范围的大幅提升。
1 基本理论
微带偶极子天 线单元的结构是一个带有巴仑馈电结构的微带偶极子。印刷偶极子和平衡馈电器复合结构使其精确分析变得十分困难。为了分析其性能,把二者分成微带偶极子辐射 臂和平衡馈电两部分处理。辐射臂可以等效为一个对称振子,单元平衡馈电部分可用同轴电路来等效。微带偶极子辐射臂,可利用等效半径的概念,等效为半径为D
e
,长度为2L
e
的对称振子。
中心馈电的带状振子的等效半径为:
D
e
= 0.25( D + t) ,
式中,D 为带状振子的宽度,t 为带线厚度。
振子辐射臂长度2L,考虑到带状振子2 个端头效应,振子的长度应当修正。修正量为振子宽度的1 /4,即:
2L
e
= 2L + D/4,
式中,2L 为振子实际几何长度。求出辐射臂的等效半径和等效长度后,可以利用海伦方程的矩量法解求出振子的电流分布,输入阻抗和辐射方向图。
对于巴仑馈电结构,由传输线理论,有:
式中,Z
a
是将Z
in
变换为50 Ω 的1 /4 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 Z
b
是开路枝节的特性阻抗; Z
ab
是振子两臂之间开缝处的等效共面波导的特性阻抗θ
a
、θ
b
和θ
ab
,分别为对应微带线的电长度。在最初的设计中,一般设θ
a
= θ
b
= θ
ab
= 90° 。
l
b
的长度近似等于1 /4 工作波长,开路端口经过1 /4 波长的阻抗变换可以等效为短路端口,与另一面的偶极子天线产生耦合以达到馈电的目的。
2 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为解决单元带宽不够的问题,可以将振子臂加宽,即增大D。这是一种常用的增加偶极子带宽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可以近似认为偶极子有多条谐振路径。为了对宽带偶极子进行相应的宽带激励,引入超宽带Vivaldi 天线中常用的馈电结构。开路线采用了扇形终端,巴仑处的缝隙也加宽,其单元带宽可达1 GHz 以上。
由于开路线的终端是扇形的,则Z
b
和θ
b
不再是点频的函数,其带宽变宽。同时,缝隙变宽后,Z
ab
和θ
ab
也不再是点频的函数,带宽也将增加。因此,根据Z
in
的表达式可知,其带宽也将变宽。在设计和调整微带偶极子的过程中,主要工作是独立地设计其中心频率和带宽。带宽由振子的宽度决定,而中心频率由振子长度决定:
式中,分母的2 倍来源于半 波振子,有效介电常数应小于介质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
欲尽量提高微带巴仑的带宽,应该仔细调整扇形开路终端的半径R
o
、缝隙的长度Ls和缝隙的宽度W
s
。经反复调整后,得到一组尺寸。此尺寸一经确定,不适宜再做更改。特别是在组阵时,天线单元的尺寸中唯有振子长度可以变化以调整工作频带,巴仑的参数不应变化。反射面结构如图1 所示。反射面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扇区的数目决定了弯折角度,斜边长度L
slo
影响着垂直面波束宽度,阵列半径决定了垂直段长度L
vt
。
图1 反射面
根据天线阵列理论,幅度分布中均匀分布的增益是最高的,道尔夫- 切比雪夫分布是波束宽度与旁瓣电平综合考虑的最优分布,二项分布是旁瓣最小的分布。其中,二项分布的分布变化最剧烈,其波束宽度也最宽。由此可见,应该适 当减小边缘分布的幅度。此外,相位分布可以通过简单地改变馈线的长度来改变激励的相位。但无论是改变幅度还是改变相位,都要考虑到增益的下降。
设计的微带阵列天线如图2 所示。
图2 微带阵列天线
3 仿真与测量
采用HFSS 仿真平台对微带阵列天线进行仿真分析,驻波比仿真结果如图3 所示,各频段下的天线增益和主瓣宽度如表1 所示。
图3 驻波比仿真结果
为了验证天线性能,制作了天线样机并进行了驻波比、天线增益和主瓣宽度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样机实物如图4 所示,各频段下的天线增益和主瓣宽度如表2 所示。
图4 天线样机
从仿真和实测结果可以看到,设计的微带阵列天线增益均超过11 dB,水平面主瓣宽度超过45°,特别是垂直面主瓣宽度均超过30°,满足设计要求,在保持较高增益的同时,大幅扩展了垂直空间的覆盖范围。
4 结束语
为了提高多方向天线阵列对于通信距离较近、节点之间高程差较大的环境下的覆盖性能,对多方向天线阵列的组成单元——微带阵列天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 支持空时分复用无线Mesh 网络的微带阵列天线方案,其垂直主瓣宽度可达30°,增益超过11 dB。性能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微带阵列天线设计可以使基于多方向天线阵列的无线Mesh 网络节点覆盖垂直空间范围大幅提升。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返回列表
电商论坛
Pine A64
资料下载
方案分享
FAQ
行业应用
消费电子
便携式设备
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热门技术
智能可穿戴
3D打印
智能家居
综合设计
示波器技术
存储器
电子制造
计算机和外设
软件开发
分立器件
传感器技术
无源元件
资料共享
PCB综合技术
综合技术交流
EDA
MCU 单片机技术
ST MCU
Freescale MCU
NXP MCU
新唐 MCU
MIPS
X86
ARM
PowerPC
DSP技术
嵌入式技术
FPGA/CPLD可编程逻辑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富士通半导体FRAM 铁电存储器“免费样片”使用心得
电源与功率管理
LED技术
测试测量
通信技术
3G
无线技术
微波在线
综合交流区
职场驿站
活动专区
在线座谈交流区
紧缺人才培训课程交流区
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