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创]我的大学V----一天又一天(作者于振南)

[原创]我的大学V----一天又一天(作者于振南)

                                 我的大学
                                     ------一天又一天
    一天又一天......
    思考,眺望,继续......
    在中关村已有近三个月,记得刚开始还会在楼里迷路,而现在这里也变成了一块熟地,出出入入也都变得很自然。只是有些地方我至今仍未能独自进入,比如HWL(Hardware Lab)等,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最昂贵的设备都在里面,如要进入一般要有工程师的陪伴。想想当年,在学校作电子的时候,作电路随心所欲,没有半点章法,烧得芯片不计其数。芯片就是硅,就是沙子,估计那些芯片堆起来也能成一片沙滩了。最深刻的一次是在21号楼,电路短路,结果整层都跳了闸,还好没造成什么后果,汗啊。在这里就不一样了,上次经理给我介绍一个多层的板子,说是一个CPU的原型,是研发中心的工程师花了三年的时间作出来的,造价达到10万美元。我顿时为之一惊,这板子是金的呀?!现在很少烧芯片和板子了,但还是怕有所闪失。好不容易买到的Vertex5,还是谨慎为好,所以出入硬件实验室是有权制限制的。
    感觉这里的安全作得很到位,电脑上绝不允许安装非法的软件,否则会被系统检测到,会不停地弹出提示要求将软件卸载,我现在就忍受着这种煎熬。系统竟然把MSN认成是非法软件,要知道在这里不让上QQ,YAHOO通等通讯软件。如果我再把MSN卸了,我真就成了与世隔绝了。不光是我在受此煎熬,其它实习生也在时常抱怨。研发中心旁边不远就是Microsoft大楼,我不知道微软的人看到Intel这样处理MSN会是什么表情。呵...但正所谓百密终有一疏,虽然上到经理,下到保洁员都有自己的ID卡,分为blue badge、green badge等。我就是个blue badge,实习生的ID都是蓝色的,而不同颜色的ID权限是不同的。但还是发生过外人乘机进入公司,盗取几台笔记本的事故,关键不在于笔记本的硬件价值,而在于存于其中的重要资料,如果被盗的是高级主管的笔记本的话,估计损失就不可估量了。曾经在入职培训的时候,主讲不断地重申“技术是Intel的生命,请大家严格遵守保密协议”。
    再说说我的最爱----pantry(食品间),里面有饼干、饮料(有我最爱喝的红茶,呵)、咖啡、茶叶等等。每天早上来到公司,把包往座位上一放,就先到pantry拿一罐红茶,然后才会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作累了,乏了,也会来pantry坐一会,煮一杯咖啡,眺望一下远方。我最喜欢晚上从这里眺望,看到窗外的夜幕,看到一片的灯火辉煌,看到那城市的血液在不息流动,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感觉自己站在中关村的最高处,一切尽收眼底。有的时候面对这夜幕下的繁华,也会不禁沉思。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分子,每一辆车都是一个细胞,每一条街道都是一根血脉,每一座楼都是一个结点。刚进来的时候有人说,以后可以在这里工作,就在这里安家了。看着这一切,感觉都变得现实起来,以后要来充当这里的一个分子,难道只满足于一个分子?
    还是pantry,那天有通知说,下个星期一开始pantry里要有水果了,而且每个星期都会有不同的种类。看到这一通知,脑子里浮现出了诱人的水果的画面,就开始盼啊(别笑话我没出息,不光我一个人在盼)。星期一到了,pantry的冷饮柜的下面那层多了一个大玻璃盆儿,可是里面是空的。这里作事情一向按计划行事的,可是水果哩?!回到位子,问旁边的人,回答“水果啊,有啊,不过就几个苹果,被人抢没了!”。唉,看来是我下手晚了。不过,还好,还好,红茶是喝不完的,呵。

    说点正事。我在这里的题目是件头疼的事情。sin(10.45)=?
    这个问题小学生都能回答出来,一按计算器就出来了。但在我手里却作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为什么?因为要用电路来实现它。10.45是浮点,所以必须知道浮点的表示形式。要用向量的方式来表示它,而且还会涉及到规格化等很多细节。记得当初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时候浮点数这一部分我就没学明白。还好,咱还不算笨,在网上找了几篇关于IEEE-754的论文,才基本把它搞明白。浮点的表示形式很简单,难点在于以向量形式表示的浮点的运算,浮点的加、减、乘、除、开方、取余等等。其实这里面有些运算有现成的库可以借用,但是拿到这个浮点库之后,问题又来了,这个库是否真的好用呢?计算准确度如何?精度如何?能否对无穷大,非数这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这些指标都是未知的。
    所以拿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对整套浮点库进行严格测试,由于要对每一个运算部件进行大数据量测试,只有对所有数据的计算结果都与期望值吻合的时候才能说明此运算部件可以通过测试,否则就说明它有bug,需要对其进行改善。最终的测试结果令人比较满意,这个浮点库的各项功能测试全部通过。有了浮点库的支持,以后的工作也就容易的多了,不过仍然有不少难点和细节需要解决。从小的部件作起,逐渐搭建起功能和结构更加复杂,规模更大的电路。这里的指导老师一开始就说“到以后规模大起来以后,估计时序会变得很头疼”,现在确实是这样,错综复杂的时序有时候把脑子搞得迷迷糊糊,这个时候我就会把显示器关上,把问题记录在本子上,画个圈,然后放下笔,到pantry去休息一下,看看电视,喝点东西,要不就是到外面转转,等头脑清晰了才会回来。
    其实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这边作,身边的同事一般也都是在忙自己的事情,很少相互过问。自从第一天过来,就是这样一天天的过着,如果没有什么讨论或聚餐等活动,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实习生进来,他们也是通过几轮面试,最终才进来的,就像几个月前的我一样。这里的实习生有很多,不过一般主要是从清华、北大、北邮等这些学校招来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一说我是哈尔滨的,同事会很吃惊,因为很少有从其它学校过来的。
    这天,又新来了一个实习生,和对待其它实习生一样,中午经理把大家叫到一起,到楼下的餐厅吃饭,来表示对他的欢迎。吃饭的过程中我俩交谈起来:
   “同学,你叫....”
   “张XX,北邮的,你呢?”
    我自报家门。
   “你哈尔滨的呀,我家就是哈尔滨的!”
    大吃一惊。
   “哈尔滨哪个学校?”
   “工程的。”
   “我去,我本科就是在那读,校友啊!”
   “世界真小呀,真是!”
    于是我们聊得更起劲了,经理在一旁眼瞅着插不上话,呵。
    谈话中,得知他工程毕业后只身到了上海,在那工作了一两年的时间,由于不满足于现有的工作,于是决定考研,但是受到了家里的反对。可想而知,家里要他有个稳定的工作就知足了。不过,最终他还是考上北邮的研究生。现在要毕业了,因为中途工作的原因,年龄比一般的学生偏大,为了以后的前途着想,需要一份实习的经历。于是,他才把简历投到了这边的Intel研发中心,几经面试,同时也扛着学校的压力,进来成为了一名实习生。
    有时候在想,人与人的关系真的很微妙,有的时候原本素未平生的人一转眼就会相遇在一起,刹那成为朋友;有的时候熟悉的人,也会一下子变成陌路。每个人有自己的圈子,生活就是在每个人的圈子里跳入跳出,一切都在变化。结论就是: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奔命,都不易啊。呵,有点像在回答一道论证题。
    每天从公司回到住处,都喜欢在外面走一走,想一想这一天所作的事情,看一看身边路过的行人,听一听人们依然在不停忙碌的声音。
    戴上耳塞,挑几首自己最喜欢的歌,嘴里也会不时的哼唱几句,这样慢慢晃啊晃。
    一天又一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继续...继续...咦?看看明天pantry里有没有新的水果哦。
    呵,回家了,睡了。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于振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7 17:48:12编辑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