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4日摄于北京
我们总是高估了未来两年里将发生的变化,过于低估了未来十年将发生的变化。
——比尔·盖茨
刚刚过去的4月4日是微软公司的42岁生日,我在那天发了条朋友圈:
微软42岁了,股价也到了历史新高,但是它已经不再是一家能够影响全局的重要公司
微软的统治结束了。
不管曾经面临过多少争议甚至非议,微软是它那个时代信息技术的真正王者,它把比尔·盖茨的“让每个家庭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它和英特尔一道缔造了群星璀璨的PC硬件和软件产业,构建了全世界最庞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并间接促成了互联网向大众的普及。
我至今记得,1995年夏天,划时代的Windows 95发布后,为了在第一时间用上这一操作系统,我和八一厂的一个朋友一起跑到中关村,花了我们两个人差不多整整两个月的工资,购买了热气腾腾刚出锅的英文版Windows 95,以及王志东开发的Windows中文支撑环境RichWin。当时,IBM正在中国市场大张旗鼓地推广OS/2 Warp中文版,但应者寥寥。道理很简单,IBM家大业大,PC操作系统这种小生意,轻轻松松就可以放弃,微软则是生死系于此,绝不会轻言放弃。
事实也确实如此,2005年IBM宣布不再支持OS/2。
就像IBM一手促成了PC时代的到来,微软也事实上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像IBM在它促成的PC时代被边缘化了一样,微软也在它推动的互联网时代被边缘化了。在比尔·盖茨发出《互联网大潮》备忘录之后,微软赢得了浏览器,却输掉了整个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