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关于增量设计,最近做项目很困惑,大家帮帮忙

关于增量设计,最近做项目很困惑,大家帮帮忙

不知道是不是采用的设计方法不对,我在做FPGA片内逻辑的时候,都是脑子里有一个大的结构图,然后从某个环节底层模块开始写,逐步增加新模块设计。在这样的流程下,随着工程的推进,顶层文件不断变为更大的模块,以前的顶层则变为其中的一个组件的实现。

这样一来,每个层次设计完,仿真就是一个问题。功能仿真当然不成问题,都是自己写的逻辑嘛。但是布线后仿真的价值就几乎没有。因为只要工程没有完成,就会不断有新的模块加入,结果就是重新布线。所以每次设计有大的变更,则必然影响之前已经得出的 Implement。

我这几天相关看了很多资料,有很多关于增量设计和分区实现的“设计保存技术”。看了之后觉得太好了,简直就是我最需要的。

然后昨天我使用了一下ISE 9.1的分区技术。结果发现,当我在无关部分(我认为无关)增加模块时,被保存的分区还是自动变为了“过期”状态。也就是说,ISE认为我对上层模块的改动“影响”到了被保存的分区,以至于分区过期,需要重新布局布线。

我想问的问题,不仅仅是分区的使用问题。毕竟分区是ISE 9.1才加入的功能。我想问的是,我的设计流程是不是有问题,大家是怎么处理这种问题的,或者是建议。

我现在工程推进到一半,已经不敢继续往下做了,因为东西越做越大,每次修改后做布线仿真都出不一样的结果。特别是一些xilinx给的IP核,又不能给他们内部加约束,也看不到他们内部逻辑。它们布线后,时对时错,让人对他们非常没有信心。望赐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30 10:06:42编辑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