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中国光伏业一夜间哀鸿遍野:突遭内忧外患

中国光伏业一夜间哀鸿遍野:突遭内忧外患

“我可以把组件厂送给有能力运营下去的人,只要让工厂活下去。”从事多年光伏制造生意的李明贤吐了口烟圈,无奈地说。让他做出这样放弃的决定并不容易,但用他自己的话说,“总比让那么多工人跟着一起干耗的好”。李明贤的光伏制造厂并不大,在前几年市场火爆时也不缺生意,而今却到了不得不关门的时候。他的困境不是个案,而是整个中国光伏产业当前状态的缩影。一位业内人士甚至用“哀鸿遍野”来形容这种局面。“内忧外患让中国光伏产业浮躁发展的问题暴露无遗,这或许是件好事,是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一夜之间跌至谷底
  据李明贤介绍,像他这样无奈把厂子卖给有国企背景、生存无忧的大厂的中小电池组件厂老板不在少数。“价值千万生产线现在20万元就愿出手,只要让工厂开工、承担债务和工人就业。”
  但事实上,大厂也未必过得有多好。继国内排名第二的光伏组件厂江西赛维LDK“十一”前后被传出可能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厂无锡尚德电力也在近日陷入“即将申请破产保护”的传闻漩涡之中。国内两大标杆企业先后传出濒临破产的消息,不禁令人们将目光聚焦在光伏行业的生存问题上。
  对此,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回应称,“尚德是个明星企业,有过很多光环,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你看,这很正常”。不过,对整个中国光伏行业来说,目前的状况却没有施正荣说的那么轻松。
  根据浙江光伏中小企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浙江374家中小光伏企业中,至少有50%处于半停产状态,而在拉晶和切片等环节,停工的企业甚至达到70%-80%,甚至已经破产转行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此外,能显示目前光伏行业不景气的还有产品价格。在2010年年初时,国内普通光伏组件的价格稳定在12元/瓦左右,现在则跌到了不到6.5元/瓦,下滑幅度将近50%。截至目前,光伏产业利润率已从139%下滑到20%。
  外来的“坏消息”
  在这样“痛苦”的局面下,又从大洋彼岸传来了坏消息。
  10月19日,Solarworld等美国7家光伏生产商联名上书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实际上,作为全球太阳能光伏第四大市场的美国对中国提起“双反”申请也不是突然而至。今年以来,诸如Evergreen Solar等美国多家大型光伏企业申请破产保护,在陈述破产原因时都将矛头指向了中国政府和中国光伏企业,认为中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强大的金融支持使他们难与中国公司竞争。
  11月8日,美国方面就“双反”申请举行了第一次听证。虽然当天的听证会并没有立即做出“立案”的决定,不过相关人士认为,美国对中国光伏业“双反”立案的可能性超过九成。随着“立案”时间点的临近,笼罩在中国光伏行业上空的气氛也越发紧张起来。
  中投顾问研究员萧函表示,若美国的“双反”调查立案通过,对于正处于困境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虽然从数量上来看,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组件占出口总量的比例并不大,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实际影响也有限,但是一旦美国的‘双反’调查成立,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欧洲国家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进行类似的调查,这将给中国光伏产业以致命一击。”
  此外,有业内人士也表示,若此次调查一旦认定申诉请求,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可能是高达100%的反倾销税。美国市场的大门基本就此向中国光伏企业关闭了。
  “两头在外”是根本原因
  虽然目前多数中国光伏企业正在积极应对美国企业提起的“双反”调查申请,但是当前内忧外患的状况确实令中国光伏产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攒的“弊病”暴露了出来。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最大的特点是“两头在外”。所谓“两头”,一头是产业链上游的硅料和硅锭生产,另一头就是产业链下游的光伏产品应用。我国光伏产业排名前五名企业的产品几乎90%以上都是用于出口,而上游的硅料和硅锭生产也在很长的时间内依靠国外的技术。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特点”也是此次光伏行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此,在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不景气、纷纷加大贸易壁垒的背景下,国外市场需求急速下滑,对外依存度达90%以上的中国光伏企业不得不面对量价齐跌的局面。从光伏上市企业的业绩报告来看,营销收入和净利润已大幅下降,上市企业的股价也普遍出现大幅下降。
  北京凌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整个光伏行业确实不景气,企业也感到生存方面的压力,开工率不高,许多企业都处于半停产状态。现在国外订单已经很少,只能做国内的小型项目”。这与去年光伏企业生产火爆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光伏行业“两头在外”的弊病,该负责人愤慨地表示,“原材料从国外进口,最终产品出口,但是生产过程污染严重,也就是说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把污染留给中国自己,清洁却给了外国。所以我感觉现在中国整个光伏行业很混乱”。
  5年走完10年的路
  “两头在外”的产销模式是国内光伏行业长久以来的痼疾,而造成他们一夜之间从“天堂到地狱”转变的却是当下面临的大问题——产能过剩。
  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G瓦,而中国光伏组件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70%,这就意味着今年有8G-10G瓦的光伏组件积压来自中国,到2012年产能过剩将上升到惊人的22G瓦。“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现在的市场销量只有产能的一半。”北京凌云光伏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直言,“光伏行业的困境不是市场需求问题,而是光伏行业过度投资、产能过剩造成的。国内光伏行业用了3-5年的时间走了10年的路,这使得光伏企业今后10年无路可走”。
  对于产能过剩的原因,尚德电力投资关系部高级经理张建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坦言,“过去几年,国内有部分投机资本进入光伏产业,造成劣质产能和投机产能比较多,所以现在也就导致了很大的产能过剩压力”。
  近些年,光伏急速吸金的财富效应,促使整个市场发酵。据了解,2008年、2009年、2010年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同比分别超过20%、70%、110%,正因为良好的光伏需求增长形势,使得投资商错误地估计了市场规模,各路资本潮水般涌进光伏产业。不过,在小企业进入光伏行业的同时,原有的大型光伏企业也没闲着,仍在以更大规模扩产。2010年,无锡尚德的电池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一,赛维LDK的硅片出货量世界第一;2011年,保利协鑫多晶硅产能世界第一。组件领域,世界五大厂全部集中在中国。这就导致光伏组件的产量和产能远远高于市场需求。
  更重要的一点是,地方政府对光伏产业的盲目支持,使光伏企业在数十个城市遍地开花。“不光是杭州,习惯一窝蜂投资的浙商去年在宁波、金华、湖州、嘉兴等地也大量上马光伏项目,以为光伏和房地产、煤矿一样也是可以捞快钱的行业。这些地方政府也难免其责,因为要发展所谓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政府对新光伏项目从土地到资金到政策都大力支持,一些企业也借机圈地骗项目贷款放高利贷。”道杰资本总裁俞铁成对时下光伏行业的混乱表示无奈。
  此外,光伏业过度发展的诱因,其中一点也是国内环保标准太低。“这种牺牲中国环境帮欧洲改善环境的游戏该结束了。”业内人士称。
阅读原文请访问电子发烧友,原文地址:http://www.elecfans.com/article/90/153/2011/1110240721.html
路过,进来看看。
光伏业为何有如此忧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