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日本电子业大败局:错失互联网大潮

日本电子业大败局:错失互联网大潮

全球市场份额折损近半,裁员重组能否挽救没落王国
  在大地震、泰国水灾、日元不断升值(影响出口)等多重压力下,曾经让日本人引以为傲的电子业,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在继松下、索尼、夏普等主流消费电子企业集体交出一份巨亏年报之后,日前,索尼传出消息称,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决定将裁员1万人,通过重组来挽救没落的电子王国。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电子业由盛而衰,表面原因是因为地震、水灾、日元升值等外在因素,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内的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因循守旧,创新能力不足,重硬(件)轻软(软件和服务),对环境变化不敏感,让日本电子业在互联网大潮面前,由领导者变成了跟随者。如若不积极变革,日本电子业在强势的美国和新兴的韩国、中国面前,将进一步丧失话语权。
  日本评论家嘲讽说,“我们可以为一部iPhone提供60%的零部件,却再无能力奉献Walkm an、单枪三束这般风靡一时全球通吃的革命性产品和颠覆性技术了。”
  日系电子业集体巨亏
  随着2011年年报逐步披露完毕,日本电子业交出的成绩单,可谓“满目疮痍”。
  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财年,索尼亏损额2223亿日元(约合27亿美元),这是索尼连续第四年亏损;夏普在该财年净亏损达2900亿日元(约合38亿美元),这一亏损额也创下了夏普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年度亏损;松下更是出现了7800亿日元的巨亏(约合102亿美元),这不仅创下松下年度亏损的纪录,也创下日本制造性企业的年度亏损新高。
  主流厂商巨亏背后,是日本电子业由盛转衰的无奈现实。
  在过去40年,日本的电子业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不论是计算器、电子表、收音机、录影机、录像机、电视、PC、MP3、相机、游戏机、手机等领域,日本企业都曾经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索尼的walkman、任天堂的游戏机、夏普彩电、东芝笔记本等等,无一不是领潮流之先。此外,借助完善的产业分工,日本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有数量庞大的企业,并占据着本土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海外电子巨头的产品很难在日本市场取得太多份额。
  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除了数码相机、录影机、液晶电视方面仍保持一定优势之外,在其他领域,日本电子厂商不断在沦陷。日系电子品牌一度占据全球市场,然而,2010年,日本的数码电子产品出口9100亿日元,进口却是1.05万亿日元,首现逆差;2011年,逆差增至2000亿日元。要知道,在七八年前,电子产品每年给日本带来的净出口就高达近2万亿日元。
  另外数据显示,日本电子产品及服务出口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从1996年的19%,下降到了2009年的10%,折损近半;从2000年到2010年,日本电子产品的产量锐减了47%,出口下跌了27%;行业贸易顺差陡降超过68%。
  内外因积重难返
  在解释巨亏的原因时,索尼、松下、夏普等厂商无一例外地将原因归结为日本大地震、泰国水灾和日元不断升值。
  地震、水灾等天灾确实让日本电子业损失惨重,索尼、东芝、日立、佳能(微博)的厂房受损,订单无法完成,影响整个IT产业链的运营,直到2011年年底,地震、水灾给日本电子业带来的冲击才最终得到化解;而不断攀升的日元汇率,更是让日本电子业雪上加霜。2011年年初,一美元兑换83日元,到2011年底,这一数字变成了76、77左右,8%~9%左右的升值幅度,不但大幅降低了日本电子产品的竞争力,也让日本电子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汇兑损失。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地震、水灾、汇率等因素不过是导致日本电子企业陷入困境的外在因素,真正让日本电子业遭遇滑铁卢的,还是内因。
  倪光南告诉南都记者,日本电子业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从科技方面考察,日本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其创新能力大大低于美国的同行。因此尽管在技术平稳发展的阶段,它们可以将技术和产品做到极致,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但在技术急剧变革的时期,在需要发展全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它们就显得反应迟缓,不能引领潮流,而只能做追随者。“日本电子业的弱点还表现在重硬轻软,不够全面,在当今软件、服务、商业模式等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硬件见长的日本电子业在竞争中就感到被动、受制于人。”
  IT评论员、DoNew s总编辑洪波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日本电子产业的整体下滑,主要还是由于日本企业错过了行业的变革。以手机业为例,全球移动产业都在积极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日本企业长期满足于原有的封闭的产业环境,对变化缺乏感知和准备。另外,也由于对环境变化不敏感,日本企业在新技术的研发和布局上,也明显落后于三星(微博)这样的韩国企业。这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剧烈的产业变革,也凸显了日本企业在互联网产业中的弱势地位。目前日本企业仍保持优势的数字影像和家庭娱乐领域,如果不能积极迎接变革,也将遭遇严峻的挑战。
  在日本,近50年来,在电子行业都没有出现“黑马”。当新技术出现时,松下、索尼、夏普、富士或日本电气就会设立新部门。这些公司往往会在过去和将来之间犹豫不决,延缓了创造性破坏的进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