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新型脑电信号放大检测电路的设计(3)

新型脑电信号放大检测电路的设计(3)

3.3 5O Hz工频陷波电路  工频干扰是脑电信号的主要干扰,虽然前置放大电路对共模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部分工频干扰是以差模信号方式进入电路的,且频率处于脑电信号的频带之内,加上电极和输入回路不稳定等因素,前级电路输出的脑电信号仍存在较强的工频干扰,所以必须专门滤除。具体设计见图4,仿真曲线和实验数据曲线见图5(a)、(b)。图4中的LT1112是Linear公司生产的双路低功耗、高精度、皮安输入运算放大器。




  3.4 电压放大电路
  由于脑电信号频率低,因此该电路采用交流自举技术,使得在低频时也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从而具有较强的交流耦合能力。自举要完全发挥作用,必须在图4中R1的下端提供特别靠近其上端的电压。这样,电阻R1上流过的电流就很小,因而阻抗就很大。否则,就发挥不出自举效果。其输入阻抗ZIN=Xcl+Rl+R2+R1·R2/KC2≈R1.R2/XC2。按照图4电路中的参数可以求得:ZIN(1Hz)=188.46 kΩ,ZIN(10 Hz)=2MΩ,如想进一步提高输入阻抗,则必须增大Rl、R2、C2的数值。具体设计见图6。


  3.5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低通滤波器担负着抑制广谱噪声和在ADC之前抗混叠的双重任务,两者都要求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尽可能平坦,滚降速率越快越好,以便获得较高的信噪比。根据信号特点,选用巴特沃斯型三阶滤波器,截止频率选100Hz。具体设计见图7,仿真曲线和实验数据曲线见图8(a)、(b)。


  4 结束语
  本课题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高性能数字化脑电诊断和监护机的研制》(桂科教研[2004]20号)。由于脑电信号十分微弱并存在较强的干扰,因而使得测量比较困难,通过对电路结构的精心设计和选用新器件,可以克服脑电信号提取中常遇到的一些困难,使前置放大器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从而能够较好地放大检测出的脑电信号。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PspICe仿真软件有助于电路的设计和调试。如果再结合数据采集电路并通过USB接口,就能够实现脑电信号在上位机的显示、分析等功能,从而实现对脑电信号的实时监测,使之具有比传统脑电设备更好的性能。
  脑电信号属于一种比较微弱的人体生理电信号,通过适当的改进,该电路也可以用于测量其他人体生理电信号或其他微弱信号。
继承事业,薪火相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