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问题(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问题(2)

在未接补偿电容C前,其上限频率为:
接入补偿电容C后,上限频率变为:
现以三级开环幅频特性为例,补偿前的频率特性复数表达式为:
补偿后fp被fp’代替,所以表达式变为:

假定原,补偿后,则补偿后的频率特性如粗线所示。
补偿前后,同样以的相位裕度下:补偿前,反馈系数最大只可,补偿后F可以为,即可加深负反馈了。
该补偿优缺点:简单,方便;但上限频率下降了,通带变窄了。
2. 阻容滞后补偿法(RC滞后补偿)
该补偿也称零点—极点补偿,在原单接电容补偿的地方改接电阻R和电容C串联。它同样可以与电容补偿一样写出补偿前后的频率特性表达式,然后画出补偿前后的Bode Map,求出补偿后的上限频率和通带宽度。这种补偿同样使通带变窄,但比单纯用电容补偿时的通带要宽一些 。所以,普遍采用。
3. 密勒效应补偿法
补偿原理与前相同,只是此时可以用较小的电容值,就可起到明显补偿效果。这种补偿的电路如图所示:

几种密勒效应补偿电路:

4. 相位超前补偿法
该种补偿的基本思路:设法在环路增益处的相位超前,使之不满足自激条件。这种补偿可以不损失通频带的宽度,但对电路参数苛刻,且较难调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