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8](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Rank: 8](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 UID
- 872238
|
![](http://images.eccn.com/silabs/silicon_chip_980x60_202203.jpg)
取4M大小的内存块格式化为ext2格式,并将其mount到bootldr/initrd/ramdisk上。
dd if=/dev/zero of=/dev/ram9 bs=1k count=4096
mke2fs /dev/ram9
mount -t ext2 /dev/ram9 ramdisk/
把local中的文件复制到ramdisk目录中,也就是那块内存中。
cp -R local/* ramdisk/
umount ramdisk
将内存中的内容压缩为initrd.gz,并复制到bootldr盘中
dd if=/dev/ram9 bs=1k | gzip -v9 > initrd.gz
cp initrd.gz /mnt/floppy/
umount /mnt/floppy
这样,bootldr盘就完成了。
六.定制根文件系统 一个根文件系统需要包含支持Linux系统运行的所有文件。通常包括:
基本的文件系统结构
基本的目录: /dev, /proc, /bin, /sbin, /etc, /usr, /tmp等。
基本的工具: sh, ls, cp, cd, mv等。
基本的配置文件: rc, inittab, fstab等。
设备: /dev/hd*, /dev/tty*, /dev/fd0, /dev/ram*, /dev/console等.
基本的运行库。
Busybox和Tinylogin是在嵌入式系统上常用的工具包,它们包含了上面提到的常用的工具和目录结构等,而且经过重新改写后所生成的代码比普通的Linux系统上的工具要小的多。
编辑Busybox的Config.h文件,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修改Busybox和Tinylogin的Makefile文件,制定它们使用静态链接方式(DOSTATIC=true),这样就不需要在生成的系统中添加运行库了。将编译好的Busybox和Tinylogin文件放到rootfs/local中。
在rootfs/local中在自己创建下面几个目录:dev/, tmp/, etc/, proc/
可以将系统中/dev下的设备复制到这个目录下,只需要复制必要的就可以了,例如:
#cp -dpR /dev/tty[0-9] /mnt/rootfs/dev
#cp -dpR /dev/ram* /mnt/rootfs/dev
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包含必要的接各设备/dev/console, /dev/kmem, /dev/mem, /dev/tty, /dev/ram0, /dev/null等。
etc/目录下包含了目标系统运行所必须的配置文件,它包括的内容依赖与目标系统所要运行的程序。最低限度,它包括下面几个文件:inittab、rc、fstab、passwd、group、shadow、termcap等。做为init进程的参数,inittab可以非常简单,仅需要包括下面几行即可:
::sysinit:/etc/rc
::askfirst:/bin/login
tty2::askfirst:/bin/login
tty3::askfirst:/bin/login
tty4::askfirst:/bin/login
::ctrlaltdel:/sbin/reboot
::restart:/sbin/init
::shutdown:/bin/umount -a -r
::shutdown:/sbin/swapoff -a
其中sysinit指明系统初始化脚本rc。rc所包含内容也可以非常少:
#!/bin/sh
/bin/mount -av
/bin/umount /mnt/initrd
/bin/hostname papaya
fstab的内容为:
none /proc proc defaults 0 0
none /tmp tmpfs defaults 0 0
其他的配置文件可以从原来的系统中获得,然后修剪掉不必要的内容即可。
现在在/mnt/rootfs中已经包含了运行一个最低限度Linux系统所必须的所有文件和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