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注册
登录
论坛
博客
搜索
帮助
导航
默认风格
uchome
discuz6
GreenM
»
MCU 单片机技术
» PCB设计与串扰-真实世界的串扰(下)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PCB设计与串扰-真实世界的串扰(下)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我是MT
当前离线
UID
1023166
帖子
6651
精华
0
积分
3328
阅读权限
90
来自
燕山大学
在线时间
2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19
最后登录
2016-1-5
论坛元老
UID
1023166
性别
男
来自
燕山大学
1
#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我是MT
发表于 2014-8-21 10:48
|
只看该作者
PCB设计与串扰-真实世界的串扰(下)
作者:一博科技SI工程师陈德恒
3.
仿真
实例
在ADS软件中构建如下
电路
:
图2
图2为微带线的近端串扰仿真图,经过
Allegro
中的Transmission line Calculators软件对其叠板结构与线宽进行测试使其传输线的的特征阻抗为50ohm(见图3),并在在信号驱动侧串联50ohm的
电阻
消除源端反射,在负载端(信号接收端)用3000ohm来表征其高输入阻抗的特性。
图3:微带线线宽为6mil,电解质常数为4.2,介质高度为3.5mil。
图4
图4为带状线的近端串扰仿真图,经过Allegro中的Transmission line Calculators软件对其叠板结构与线宽进行测试使其传输线的的特征阻抗为50ohm(见图5),并在在信号驱动侧串联50ohm的电阻消除源端反射,在负载端(信号接收端)用3000ohm来表征其高输入阻抗的特性。
图5:带状线线宽为6mil,电解质常数为4.2,与两侧间距同为8mil。
图6
图6中四个电路分别为微带线的近端串扰,微带线的远端串扰,带状线的近端串扰,带状线的远端串扰。红色为攻击线上信号,蓝色为静态线串扰。我们将线长定为2000mil,上升时间为RT (RT为信号从vlow-vhigh跳变20%-80%的时间,单位ns,整个vlow-vhigh跳变时间Rise=2.25*RT,本文中vlow=0V vhigh=1V),线宽都为6mil,线间距为12mil,满足3W原则。图7为当RT=0.3ns 各个电路的串扰图形。攻击线1V的驱动信号,受害线中微带线最大近端串扰为11mv,微带线最大远端串扰为12mv,带状线最大近端串扰为20mv,带状线最大远端串扰为20mv。
图7
我们以RT为变量,从RT=0.1ns到RT=1ns对电路进行仿真。结果如图8:
图8
Xtalk_m_n为微带线的近端串扰与输出
电压
的比值的最大值,Xtalk_m_f为微带线的远端串扰与输出电压的比值的最大值,Xtalk_s_n为带状线的近端串扰与输出电压的比值的最大值,Xtalk_s_f为带状线的近端串扰与输出电压的比值的最大值,其中带状线的串扰较大,但是当上升时间为0.1nsec时串扰最大也不超过2.5%,说明3W原则的实用性。
现在我们将其线宽不变,线距变成6mil,不满足3W规则,同样我们以RT为变量,从RT=0.1ns到RT=1ns对电路进行仿真。结果如图9:
图9
从图上看出传输线上的串扰明显变大,但上升时间在1nsec时串扰同样低于3%。
传输线上的串扰不止跟上升时间与线间距有关系,与线长同样有关系。我们让RT=0.3ns,线宽为6mil,线距同样为6mil,以线长为L mil,以L为变量,从L=1000mil到L=3000mil对其仿真,结果如下(图10):
图10
由图10可知传输线的长度对信号的串扰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并且有饱和现象。
图11
图11为RT=0.3ns,L=2000mil,线间距从3mil变化至12mil时串扰的变化。
4. 结论
在实际的工程操作中,高速信号线一般很难调节其信号的上升时间,为了减少串扰,我们应该尽量满足3W原则,当然如果能约束布线的长度,很多时候会更容易满足信号完整性的要求。以下的结论基于源端匹配比较好,接收端阻抗较大的情况。
1.带状线在线宽与线距相等时,饱和时串扰率约为7%。
2.微带线在线宽与间距相等时,饱和时串扰率约为4%。
3.两线之间中心距变成x倍,串扰率变成1⁄x^2 。
4.饱和长度约为RT*v。在饱和长度之前,有(串扰率)/(饱和时串扰率)=(耦合长度L)/(RT*v)。
5.同组信号的串扰叠加在上升/下降沿上,影响较小。不同组信号的串扰可能造成信号的振铃等,影响较大。
6.时钟信号对串扰较为敏感,高速串行信号的时钟通常合并在信号中一起发送,串扰引起的抖动对接收的信号影响非常大,要特别注意。
以上的结论为一个量化估值,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同信号对于串扰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实际的上升时间也需要根据模型来定,除了靠经验之外,仿真也能帮助我们更精确的判断串扰。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返回列表
电商论坛
Pine A64
资料下载
方案分享
FAQ
行业应用
消费电子
便携式设备
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热门技术
智能可穿戴
3D打印
智能家居
综合设计
示波器技术
存储器
电子制造
计算机和外设
软件开发
分立器件
传感器技术
无源元件
资料共享
PCB综合技术
综合技术交流
EDA
MCU 单片机技术
ST MCU
Freescale MCU
NXP MCU
新唐 MCU
MIPS
X86
ARM
PowerPC
DSP技术
嵌入式技术
FPGA/CPLD可编程逻辑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富士通半导体FRAM 铁电存储器“免费样片”使用心得
电源与功率管理
LED技术
测试测量
通信技术
3G
无线技术
微波在线
综合交流区
职场驿站
活动专区
在线座谈交流区
紧缺人才培训课程交流区
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