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Stone II架构为网络基础设施带来性能突破
 
- UID
- 872339
|

KeyStone II架构为网络基础设施带来性能突破
关键字:KeyStone II TMS320TCI6636 ARM Cortex-A15
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对其多内核架构KeyStone架构进行升级,推出支持TMS320C66x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系列内核以及多高速缓存同步的四通道ARMCortex-A15集群,包含多达32个DSP和RISC内核,采用28nm技术,可满足集信号处理、网络、安全和控制功能于一体的高性能器件需求。
与上一代40nm KeyStone多内核DSP和片上系统(SoC)相比,KeyStone II器件可为开发人员提供两倍以上的容量和性能,并可大幅改善功耗性能比,可为TeraNet、多内核导航器以及多内核共享存储控制器(MSMC)等SoC结构组件提供容量扩展,从而使开发人员能够充分利用ARM RISC内核、DSP内核以及增强型AccelerationPacs等所有处理组件的功能。通过添加四通道ARM Cortex-A15集群,KeyStone II中的 RISC处理能力获得了大幅提升,在实现超高性能的同时,功耗仅为传统 RISC 内核的一半。
KeyStone II最初针对面向无线基础设施应用的 28nm 器件,这种架构不仅可提供丰富的硬件 AccelerationPacs,实现多标准层一基带功能,而且还能为层二、层三以及传输功能提供更高的网络和安全加速性能。其中,AccelerationPacs专门针对自动化操作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减少DSP或ARM内核的干预,进而减少时延。此外,Keystone II的多内核导航器也得到了增强,可提供16K硬件队列、100万个描述符和内置硬件智能,用以实现调度及负载平衡。该架构包含具有 2.8Tbps交换容量的增强型共享存储器控制器,可实现对共享内、外部存储器的低时延存取,另外它还采用2.2Tbps TeraNet交换结构,能在所有片上处理元件和资源之间实现业界领先的无阻塞数据移动。上述特性的结合可为异构网络解决方案带来全面的多内核增强性。
基于全新KeyStone II多内核架构,TI推出了TMS320TCI6636器件。它是业界首款采用LTE Advanced(LTE-A)技术的SoC,支持40MHz的LTE信号带宽,是小型蜂窝基站的理想方案。此外,它还可作为WCDMA/LTE宏基站控制器件,支持多领域宏基站,可优化容量增强特性的实现,如更高的带宽、MIMO天线配置和高级接收器以及LTE用户调度算法。该器件还支持同步双模式,不仅可帮助运营商简化从2G到3G甚至4G的升级工作,而且无需对每种标准采用专用设备,也无需进行现场物理升级,从而可降低资本支出与运营成本。
下一步,KeyStone II的应用领域将超越移动通信,例如,工业领域的控制、自动模式识别、流程处理,医疗方面的高清晰、高容量的图像处理,以及其他一些需要进行超高清、多倍数的高清视频处理等应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