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生态退耕有助于优化整体生态环境

生态退耕有助于优化整体生态环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源,农以地为本”,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人类消费的大部分和950rk以上的蛋白质取自土地,其中,80%以上的热量和75%以上的蛋白质来自耕地提供的粮食’。一个国家人均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及其所提供的物质的数量和质量,是该国民族生存、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耕地资源察赋相对较少,切实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基本农田保护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宏观的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和微观的农户基本农田保护性利用,在具体内容上还包括基本农田的数量及质量保护。同时,基本农田保护的手段也较多,包括传统的行政法律管制、技术整治及监督以及当前受理论界提倡的经济利益激励措施。本研究选择从农户方面进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并以经济补偿为切入点,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观察和思考。耕地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和生产要素,历来为人类社会所关注和珍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资源水平较低,能否保有足够数量、质量的耕地资源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与生态安全,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我国政府为此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耕地保护政策。根据 ((1997一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59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440k。至2008年,据《2009年国土资源公报》公布,中国耕地面积仅剩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3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3.75亩)的40%。1996年至2008年,十二年间,农田面积测量仪测量中国耕地面积累计减少高达1.25亿亩,相当于整个重庆直辖市的土地面积,平均每年净减少0.104亿亩(69.34万公顷)。耕地资源的减少主要源于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及灾害毁损等。2008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87.4万亩,灾毁耕地37.2万亩,生态退耕n.4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7.4万亩,共减少耕地373.4万亩,同期,全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344.4万亩,净减少29万亩。在耕地减少的各种原因中,灾毁耕地数量相对较小,且难以控制,具有偶发性,对耕地数量减少的影响非本质的;生态退耕的对象多为不宜耕种、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的耕地,生态退耕有助于优化整体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间接增加耕地面积,因此生态退耕对耕地的减少也不能形成本质上的影响;建设占用导致的耕地减少量虽然较多,但其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必须经历的,主要由政府主导,与农户无太大关联;而农业结构调整是导致耕地减少的第二大主要原因,且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农户自发的,受中央及地方政府管制作用较小。
农业结构调整通常是耕地转化为园地、林地、草地或养殖水面,其对表层土壤虽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尚可通过简单的工程及技术措施回复成可耕地,短时间内地力条件即可恢复,但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
  1990年,安徽省巢湖市撂荒耕地约3918亩,1991年增至5133亩,1992年猛增到18360亩,占耕地面积的2,35%9。此现象持续到1995年,农村地区全面落实土地二轮承包政策,加之粮价上涨,农民种地积极性得以调动,一些外出务工农民为获得土地承包权,纷纷回乡重新对撂荒地加以利用,前几年的抛荒现象随之消失。然而1997年以后,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重新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土地撂荒现象随之复现。以安徽省为例,2001年春,全省撂荒土地135万亩,占总承包面积的1.2%,生产条件较差的江淮地区少数地方高达50/0一10%,。。2。。5年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并附之一系列惠农政策,耕地撂荒现象一度减少,但近年又出现反弹。2008年4月24日,《南方周报》引用江西省宜黄县(农业县)统计局副局长李昌金的说法,面积仪显示该县26万多亩耕地中,全年性抛荒的保守估计己高达12%,另外还有大量农田是三季种两季,两季种一季;2008年4月27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报导对重庆耕地撂荒现象的调查,指出目前重庆已有11%的耕地不再种粮;2008年4月新华报业网报道,四川省武胜县2007年全年撂荒耕地达到3.2万亩左右,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8%。
  中国主要农产品供应经过50年发展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状态确。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加之国外农产品竞争加剧,中国随即遭遇了大宗农产品因品质品种问题及其加工滞后而大量积压,“卖粮难”的问题较为普遍5。鉴于此,1995年底,党中央在慎重分析后,做出对中国农村经济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重要决定,从20世纪后期开始对农业用地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
http://blog.gxsky.com/blog.php?id=1730963
中国粮油仪器网—打造中国最专业的粮油仪器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