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载]3G与号段无关的四大原因

[转载]3G与号段无关的四大原因

3G与号段无关的四大原因>>


flymouse>>


继中移动不久前开始发放159号段后,中联通也将于近期启用153的新号段,业内不少评论分析认为,中移动和中联通新号段的启用和即将颁发的3G牌照有关,更早以前,还有人认为,159号段属于中移动的3G号段。>>


其实在笔者看来,移动通信发展到今天,手机号段和网络的对应关系已经越来越模糊,特别是3G,号段和3G将没有相应的对应关系,国家不会再专门给3G开辟专门的号码段,以后单纯看手机号码,将无法分辨用户使用的是哪张网络服务。>>


在移动通信起步之初,号段和网络是相对应的。在1G的模拟移动通信时代,大哥大的号码都是以“9”打头的7位号段;GSM网络开通后,中移动占用了“134-139”开头的11位号段,中联通分配到的是130-132开头的号段;联通CDMA网络开通后,使用的是“133”开头的号段,“133网”一度成了“联通CDMA网”的代称。由此类推,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3G牌照发放后,一定会有与3G网络相对应的号段。>>


其实不然,3G时代的号段和网络将不再关联。


首先这是3G时代市场的需求、用户的需求。在3G发展的初期,3G用户大部分将是先前的2G用户,如果给3G用户设立了专门的3G号段,那么2G用户要使用3G服务,马上面临换号的壁垒,而号码是用户宝贵的资源,用户一般不会轻易换号。联通CDMA发展之初之所以困难重重,换号问题就是重要原因之一,以前的教训不可不记牢。


其次是为将来实现“携号转网”做铺垫。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继实施了号码携带,号码携带逐渐成为一种市场管制的趋势。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号码携带”的政策,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进步,很快将会有“号码携带”政策实施成熟的那么一天。“号码携带”政策意味着用户切换或转换到不同的网络,仍能保持原有号码不变,单从号码来看,甚至无法区分用户在使用哪个运营商的服务。如果还去规定号段和网络的对应关系,岂不是和“号码携带”政策相背道而驰?


再者,双模/多模技术为一个号码使用多张网络提供了可能。中联通在这方面是先行者和积极倡导者。联通的G/C两网双模手机和双模卡,实现了一个号码既可以使用联通GSM网也可以使用联通CDMA网,这样就淡化了130—132号段和133号段的区别,因为双模卡的号段既可以是130-132,也可以是133。联通此举,可以说是在自身两张网上变相实现了号码携带功能。


最后,号段与网络的无关性可以理解成移动通信服务也具备了类似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概念。例如,可以将移动通信服务简单分为网络层和应用层,网络层是指提供服务的具体移动通信网络,如GSM、GPRS、TD-SCDMA、CDMA2000、WCDMA;应用层指用户所能使用到的各种服务。对用户而言,他只关心运营商所能提供的服务,而不关心这些服务由哪张网络来提供,网络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号段与网络的无关性,进而可以理解为号段和服务也是无关的。这也为运营商淡化网络差别,注重业务宣传,突出用户业务体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