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3G发牌 , 万事俱备?

3G发牌 , 万事俱备?

3G发牌 , 万事俱备?
回顾2004年,在中国的通信行业中,有很多的受人关注的热点技术,比如NGN、VoIP技术、数字集群通信技术等等。当然,其中最抢风头的莫过于3G了。尤其是3G牌照的发放问题,更是牵动众人的心!可是,在04年里,3G发牌看似“呼出欲出”,却总“犹抱琵琶半遮面”,人们最终还是没盼到答案。于是,众人便把视线转移到今年,而业界不少人士也很看好今年,认为已经“万事具备”。某著名公司甚至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3G牌照发放最迟不会超过2005年5月;无独有偶,某专家也认为中国3G牌发放时间是2005年的世界电信日―――-2005年5月17日!
今年谜底真的会解开吗?我们不妨先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组网技术的选择。
众所周知,3G的通信标准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 三种。前两者在技
术和相应的产业链上相对成熟,目前已经得到一些的商用。而TD-SCDMA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标准,一直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该标准的研究开发,可谓“寄以厚望”。目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有报道称:“从产业标准到系统开发、再到终端芯片和商用终端的开发,TD-SCDMA的产业链日趋完善与成熟,并已形成群体突破的局面。”
时下,关于中国3G组网的说法有很多。既有重组论(“四合二”或“六合三”),又有“混合网”(TD-SCDMA和WCDMA)。对于这两种说法,似乎根据不足!当初,之所以进行包括“南北分家”在内几个“大动作”,无疑就是想打破“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竞争局面,促进相互的发展。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些举措的确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尽管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恶性竞争)!如果真的再重组,不免有倒退的感觉!至于“混合网”,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先例,而且无论是先期的组网还是后期的维护,都要复杂的多,因而,可能性也很小。倒是最近的一种猜测,我觉得颇有道理,即移动和联通分别得到WCDMA和CDMA2000牌,电信和网通共同拥有一张TD-SDMA牌,而铁通和卫通组建数字集群网。从正在使用的组网标准和未来网络升级改造的考虑,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选择WCDMA和CDMA2000的可能性很大;而包括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内的其他运营商,就存在较大的变数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内至少会有一家移动运营商将采用TD-SCDMA标准。因为从目前TD-SCDMA的方展状况看,让人鼓舞;同时,不论是政策上(例如:在信产部组织的3G第二阶段测试中,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被指定由国内六家运营商同时进行测试),还是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言行中(比如: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荷兰参观飞利浦电子集团总部时,接通了来自北京的全球第一个TD-SCDMA标准商用手机国际长途电话),都暗示着它在中国3G市场上的所占有的特殊性。何况,多年来得经验和教训也告诉我们,“拥有核心技术才是硬道理!”
因此,如何组网,需要权衡各方利益,绝非一朝一夕,“拍脑子”就可以拍出来的。
第二、市场需求。
从目前国内市场看,绝大部分消费者只满足于话音服务,对数据业务的需求并不高,现已有的条件完全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另外,据估计,建一张全国性的3G网,至少需要一千亿元,这对运营商来说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何况,中国移动的GPRS和中国联通的CDMA的网络投资耗费巨大,目前还没有完全收回,如果再建3G网,是否会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这个数字告诉我们,移动用户对3G的认知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非移动用户了,说明目前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问题。如何培育和引导消费者值得认真研究和深思。正因为如此,有人表示:“无论是应用环境,还是服务内容,都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市场规模。”
第三、国外3G发展情况。
据统计,全球已有110多个投入商用或正在组建的3G网络,但大多是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和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地。而且,从目前各国的3G业务的发展情况看,除了在日本与韩国初见成效外,但在欧美两大市场却不如人意,处境并不乐观。
这就要求我们要谨慎,来不得半点盲目冒进。
看来,中国3G发牌并非“万事俱备”,还需等待各种条件的逐步成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