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32位MCU产品市场销售额超越8位

32位MCU产品市场销售额超越8位

今年MCU市场上的明星产品当属32位的MCU,我们可以看到,NEC、英飞凌、瑞萨、ST、飞思卡尔、NXP、东芝、Microchip、Atmel等主要MCU厂商纷纷把宣传的重心向32位MCU产品转移。



在最近的一两年内,各大MCU厂商纷纷推出各自的32位MCU产品。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极具利润空间和将成为主流的32位MCU市场中落伍。



随着半导体生产工艺的进步,8位、16位、32位MCU产品之间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32位MCU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据市场调研公司Semico Research早些时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以前全球32位MCU市场的单位出货量将以24.5%的复合年增率增长。ARM中国总裁谭军博士表示,2008年基于ARM的芯片出货量将达到36亿片,而最大的增长点在MCU领域,在销售额方面,32位MCU产品正超越8位MCU产品。

谭博士表示,很多人认为随着位数的增加,MCU的价格也随着增加了,其实不是这样的,32位MCU价格贵,是因为MCU的外设增加了成本,现在的MCU是一个高集成度的产品了,集成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其实这几年中我们也看到高位的MCU产品在价格上已经有很大程度上的降低,这得益于半导体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很多厂商打出了低费用高性能32位MCU的宣传口号,据了解,Luminary Micro公司最先推出的32MCU产品销售价只有1美元。

讲到低成本,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8051。基于8051核的MCU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低成本的首选。然而,谭博士拿ARM的 Cortex-M3核心和目前流行的8051内核做了个比较,在同样采用TSMC 0.18um工艺情况下,为达到5DMIPS的性能和256KB代码大小,8051内核的频率需要跑到63MHz(功耗为32mW),而Cortex-M3仅需跑到4MHz(功耗为0.8mW),8051内核所需硅面积为0.10平方毫米,Cortex-M3为0.36平方毫米,8051内核所需闪存面积为0.52平方毫米,Cortex-M3为0.13平方毫米,总体而言,基于8051内核的MCU每个裸片的基本成本为20美分,而基于Cortex-M3内核的MCU每个裸片的基本成本为19美分。在相同硅成本下,基于Cortex-M3内核的MCU的性能是基于8051内核的MCU的15倍,功率效率高95%。
   www.kshzfp.com www.harshifp.com


MCU
领域厂商ST20076月就推出了其第一款基于Cortex-M3STM32微控制器系列产品,并在全球已经举办了超过200个相关MCU的设计研讨会。近日在中国举办的MCU研讨会上,ST通用单片机部门经理吴建明先生表示,通过努力,已经有超过1000家的客户选用了STM32,在中国超过500家客户选用了STM32。已经在全球售出超过16000套开发工具,其中在中国销出或者发送超过5000套本地化套件。目前32MCU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子游戏机、数字消费电子产品以及高端白色家电等领域。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中国消费类MCU市场产品结构升级明显,并集中体现在32位产品领域,中国对32MCU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