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工程师文化

工程师文化

寻找最好的人才
文化不是领导说了算的,而是慢慢酝酿达成的。招聘不合适的人,就会对工程师文化造成污染,如果不幸招入这样的人,这些人必须清除出去,例如离职或者让他们做非工程师的事情等等。这绝非危言耸听,Google就做过这样的事情。

然而,认可和实践工程师文化只是招聘的一个先决条件。更重要的时候,必须招能干和优秀的人。
来Amazon通常要经过2轮的电话面试和5轮的face-to-face面试,对于所有的面试官中,有一名经验丰富的面试官拥有Bar Raiser的认证,目的是为了保证招聘的人才必须要保持在当前团队的工程师中前50%而设定的,Bar Raiser拥有最终否决权,只要他否定的人,其他人全部同意也没用。

在Facebook,新入职的工程师大概会进行一个4-6周的Boot Camp训练来熟悉项目,修补bug,以及学习来自资深工程师的训练课程,大概10%的新兵无法完成这个过程被劝退。

工程师是一名实践者,这就意味着他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知道有的公司分门别类了各种职位,SA、SE、QA、SDE、SQA……数不胜数,有的压根儿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甚至有的公司把软件工程师拆分成编码岗位和设计岗位都分开,但是对于工程师文化的公司来说,工程师必须要多能。

多能的直接原因来自于小团队,小团队意味着你没有办法去分配太多的角色,你可以擅长做UI,你可以擅长DBA,但是一个写C++代码人照样可以去画界面……我想你懂我的意思。

另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候选人的态度。对技术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宽限的文化下可以诞生优秀的产品,也可以培养一票懒人,这就是为什么任何制度都要和遵守制度的人相匹配。没有这样的人,你玩不转工程师文化。

当然,工程师文化远不止上面说的这些,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是工程师文化里核心价值观的其中几个体现。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一家公司的文化会随着公司的扩张而变味,且看2005年的百度,先别谈哪些方面是符合工程师文化的,起码敢说出这样工程师范儿的话来,可是现在呢?(在2009年中国头号Blogger、著名互联网评论家keso这样说:“今天的百度,据我所得到的信息来看,早就不是上市前那个工程师乐园了。今天的百度,规模比三四年前大了差不多10倍,员工的业绩压力很大,对大多数员工来说,百度跟其他公司没差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