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注册
登录
论坛
博客
搜索
帮助
导航
默认风格
uchome
discuz6
GreenM
»
DSP技术
» 创客群体爆炸,盘点开源硬件界的大虾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创客群体爆炸,盘点开源硬件界的大虾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porereading
当前离线
UID
863084
帖子
7183
精华
0
积分
3592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2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30
最后登录
2019-8-28
论坛元老
UID
863084
1
#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porereading
发表于 2015-10-30 22:31
|
只看该作者
创客群体爆炸,盘点开源硬件界的大虾
Hardware
,
苹果电脑
,
半导体
,
物联网
,
大众
开放硬体运动最早可追溯至1976年,苹果(Apple)将苹果电脑扩充槽电路设计公诸于世,但当时并未造成轰动;直到近期半导体科技更臻成熟、开放原始码日益风行,以及物联网、创客(Maker)及穿戴式应用崛起,开放硬体运动才再度掀起热潮。
近年来,大众越来越常听到开放硬体(Open Hardware)、开放原始码硬体(Open Source Hardware),它的渊源为何?为何现在盛行?对未来的意义又是什么?本文将在以下对此说明。
苹果首先开放硬体 IBM仿效避垄断
打从1976年、1977年,苹果电脑的设计者沃兹尼克(Stephen Gary Wozniak)便开放苹果电脑的扩充槽电路设计给大众,只要有人觉得苹果电脑的功能不足,即可自行设计功能电路板,将电路板插入扩充槽内,就能赋予该电脑新功能。
在此之前,即便电脑有扩充板卡的机制设计,也通常不公诸于世,而是业者专属自用,在客户要求提升电脑的规格、功能时,再透过电脑的原供应商提供新板卡,由原厂专人为其加装。
扩充槽电路设计的开放,仅是整体电脑系统的一部分开放。到了1981年IBM推出个人电脑,由于IBM在当时已是传统电脑市场,意即大型主机(Mainframe)的寡占业者,若在新兴的个人电脑市场也获得大市占率,则IBM遭受反托拉斯(Anti-Trust)制裁的可能性将增高。
因此IBM开放PC的整体电路设计,言下之意任何人都能了解IBM PC的硬体设计,该公司并未用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在个人电脑市场上与人竞争。但实际上,IBM仅开放电路设计,PC的开机程式、基础韧体(BIOS)并未开放,该公司认为一般人不易破解、了解IBM PC的韧体程式,在市场上依然有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图1 1981年IBM PC Model 5150型的硬体设计电路公开,但BIOS晶片内的韧体程式不公开。 图片来源:technologyuk.net
不料凤凰科技(Phoenix)公司透过摸索,自行开发撰写出功能几乎能全然相容IBM官方韧体的BIOS,揭露IBM PC的所有设计秘密,因而开启众多业者投入开发、生产IBM相容的个人电脑,并比IBM原厂便宜,IBM PC初期拥有高市占率,但之后节节败退,市场上的主流销售为IBM相容PC,而非IBM原厂PC。
2005年Arduino诞生 Open Source逐渐发迹
上述仅表示开放硬体很早即有例子,但之后多数的电脑发展仍采封闭为多,包含苹果的麦金塔电脑、升阳的工作站电脑等。
近年来盛行的开放硬体,主要发展于2005年冬,一名义大利设计学校的老师Massimo Banzi与一名西班牙客座学者兼晶片工程师David Cuartielles讨论,如何让设计系学生在没有电子工程背景下而完成电子声光设计作品?
最初曾考虑用BASIC Stamp,是Parallex公司以Microchip公司的微控制器晶片为基础,追加一层转译程式的开发,使一般大众只要会撰写简单入门的培基(BASIC)程式语言就能操控微控制器晶片,毋须学习难开发、难维护的组合语言,如图2所示。
图2 1992年Parallex公司BASIC Stamp 2部位简介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但BASIC Stamp是转译层,属于Parallex的专属设计,没有开放,也因此BASIC Stamp虽然好用但不便宜,讨论之后决议采行相同概念自行开发,两人外加一名学生David Mellis的投入,三人完成了名为Arduino的电路板与转译程式、开发工具。
Arduino是以Atmel公司的AVR架构微控制器为基础所发展成,设计系学生只要学会类似C、C++语言的程式语法,便能轻松操弄AVR微控制器,完成自己想要电子声光设计作品。
有鉴于BASIC Stamp的封闭昂贵,Massimo Banzi等决议开放Arduino的电路设计、程式设计,因此许多厂商开发销售与Arduino相仿的控制电路板,并可使用Arduino工具进行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Arduino的相关程式是以常见的通用公共授权(GPL)、LGPL等方式开放授权,其中微控制器的函式库以LGPL方式授权,而在Java环境下执行的开发程式则用GPL授权。
但电路设计的开放,不太适合用软体授权方式,因此改用着作权的“创用CC(Creative Commons)”授权,引用六种授权(图3)中的CC-BY-SA(Share-Alike)授权法,意指Arduino的电路设计能沿用、延伸开发,这些开发可以纯个人用或商业化贩售,但新开发必须注明“Arduino”字样(BY),并再以相同方式对外授权(SA)。
图3 CC的六种创作分享、授权方式,Arduino采第二项的BY、SA。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由于任何仿造品须在印刷电路板上标注“Arduino”字样,等于帮忙推广Arduino这个注册商标,这使部分想商业化销售的业者观望、却步。之后,有人开发出Freeduino,完全相容Arduino但不侵犯Arduino,引用Freeduino并无搭载任何名称的限制,因此许多业者是以Freeduino设计来开发、销售Arduino相容品,如图4与图5所示。
图4 1.16版的Freeduino实体线路布局图 资料来源:freeduino.org
图5 1.14版的Freeduino等效电路图 资料来源:freeduino.org
但是,也因为Arduino盛名日传,若电路板取了一个与Arduino毫无联想性的词,反而不利销售,因此会出现许多相近、容易联想的产品词,如FayaLab的Fayaduino、DCcEle的DCcduino等,几乎都会夹带duino字样以利销售。
升阳开放OpenSPARC 仅揭露等效电路
与Arduino相近时间的,还有一个开放硬体,是升阳电脑的OpenSPARC,SPARC(Scalable Processor ARChitecture)架构微处理器原本一直是升阳电脑的专属设计,不过该设计有授权给富士通,但之后SPARC处理器的销售量少,量价均摊效益低,在价格效能比方面,越来越无法与英特尔(Intel)的x86架构处理器比拼,因此在2005年12月提出OpenSPARC,开放SPARC架构的电路设计,期望以开放方式吸引更多开发者、业者采行SPARC架构,使SPARC晶片用量增加,软体生态扩增,不过此一开放的提振成效至今有限。
在这里要提的是,电路开发其实分两个层次,一个是等效(同等效果)的电路开放(一般为.sch档,sch=schematic),另一个是实际布线的电路开放(一般为.brd档,brd=board),Arduino属于两种层次皆开放,但OpenSPARC属于第一种层次的开放。
事实上,微处理器的逻辑电路设计,也是以程式语言(譬如VHDL、Verilog等)方式撰写开发而成,开放等效的电路,意即揭露一堆程式码。加上前述的Arduino转译程式、开发程式等,因此也就有Open Source Hardware一词,开放的硬体经常伴随开发原始程式码、来源程式码、原码、源码(Source Code)。
而OpenSPARC之所以未开放第二层(实体线路布局、布线),主要在“实用性不高”,因为不同的晶圆厂、不同的制程,都采行不同的实体线路布局设计,只要换不同晶圆厂生产,比方像联电换台积电,或期望改用更先进制程生产,例如32奈米精进到22奈米,则原有揭露的布局就不适用,且揭露晶片实体电路布局,也过于商业机密。而开放数位逻辑晶片设计的第一层,也被称为开放暂存器转化层(Register-Transfer Level, RTL),业界也俗称为Soft IP,第二层则为Hard IP。
树莓派加入战局 主打简单/小体积
虽然Arduino于2005年即推出,但真正逐渐成热,约自2008年、2009年开始,而到了2012年,英国教师感叹选择电脑科学系的学生程度越来越低,且原有的教学用电脑系统过于老旧,因而决心自己开发一套学习用的电脑系统,要够简单、便宜,因而有了树莓派(Raspberry Pi, RPi)。
树莓派也开放其电路设计,并交由一些电子零件代理商、配销商代为生产销售,如Element 14/Premier Farnell、RS Components等。事实上,其他业者也可以仿造RPi开放的电路图自行生产销售,但由于RPi起头设计便考虑简单、成本和小体积,因此不容易有其他业者提出更精巧便宜的方案,仅部分业者提出与RPi相近概念的高规化方案,如BananaPi、Odroid等,且不全然相容。
RPi以MMC、SD等记忆卡为其硬碟,所以作业系统不设限,可以是Linux,也能够是Android,而2015年4月微软(Microsoft)也宣布Windows 10 IoT Core将支援RPi 2 Model B。
创客/3D列印/物联网 点燃下波开放硬体热潮
开放、便宜只是起步条件。笔者观察,进一步炒热开放硬体的尚有三点,一是创客(Maker)文化出现,许多人喜欢做工艺自娱,这些工艺加上电子兴趣嗜好者,开始有各种新的创意应用与作品,而其中用的电子硬体即是Arduino或RPi,也有其他开放硬体,如MirrowBoard、BeagleBoard等,但名气尚不及Arduino、RPi。
创客的热潮,从2009年Wired总编Chris Anderson的宣告而到来,再加上3D列印风潮,如RepRap开放专案设计出的3D印表机(图6),其电子控制系统为Arduino,而列印出的东西,可以做为创客作品的机构件,因而旋即向上发展。
图6 2012年曾进行调查:您曾用过哪款3D列印机?结果以RepRap专案的机种最多。 图片来源:reprap.org
再加上英特尔、台积电等国际半导体大厂纷纷宣布穿戴式、物联网时代的来临,物联网的真正大宗普及应用尚未被发掘,大厂认为目前为数众多的创客中,将有少数人的创意作品会成为物联网、穿戴式的杀手应用,而纷纷拥抱Maker,而Maker爱用Arduino,英特尔也就拥抱Arduino,推出Arduino相容的伽利略(Galileo)、爱迪生(Edison)等微型电子控制系统,甚至为穿戴式推出居礼(Curie)等。
英特尔于2013年8月开始拥抱Arduino,2014年6月联发科亦推出相容Arduino的LinkIt ONE,2015年4月三星也推出ARTIK系列将相容Arduino,加上前面谈到微软Windows 10将支援RPi,其实也包含Windows Phone支援Arduino,透过蓝牙通讯,Arduino能取用Windows Phone上的各类感测器,或者反过来,Windows Phone上的App可以操控Arduino。
不仅如此,开放软硬体阵营间也同样合作,Mozilla基金会的Firefox OS也推出WebAPI来支援Arduino,并以蓝牙通讯与Arduino沟通联系。
以上所述,大体多是开放硬体的美言,但也有一些不好的发展,例如宣称相容但并非全然相容,只是借搭顺风车,或是2014年底Arduino官方发展闹分家等。但整体而言,开放硬体的潮流仍持续增温,再加上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应用的提出,开放硬体亦可能有着墨之处,风潮短期内不易停歇,并可能有更多可期待的新发展,值得拭目以待。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返回列表
电商论坛
Pine A64
资料下载
方案分享
FAQ
行业应用
消费电子
便携式设备
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热门技术
智能可穿戴
3D打印
智能家居
综合设计
示波器技术
存储器
电子制造
计算机和外设
软件开发
分立器件
传感器技术
无源元件
资料共享
PCB综合技术
综合技术交流
EDA
MCU 单片机技术
ST MCU
Freescale MCU
NXP MCU
新唐 MCU
MIPS
X86
ARM
PowerPC
DSP技术
嵌入式技术
FPGA/CPLD可编程逻辑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富士通半导体FRAM 铁电存储器“免费样片”使用心得
电源与功率管理
LED技术
测试测量
通信技术
3G
无线技术
微波在线
综合交流区
职场驿站
活动专区
在线座谈交流区
紧缺人才培训课程交流区
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