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柏斯维:智能硬件创业做好这四步,才能成功

柏斯维:智能硬件创业做好这四步,才能成功

对于创业者而言,失败是必须要直面的。然而,有的失误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撞到头破血流才知道回头未免太迟了。如何未雨绸缪,让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更顺畅?除了自己的判断,业内人士的建议也不失为一剂良药。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柏斯维从产品方向、融资、团队和市场营销等角度对智能硬件创业者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虽然不一定包治百病,但相信可以让创业者少走很多的弯路。


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柏斯维


以下是硬蛋供应链根据对柏斯维柏老师的采访录音整理,部分有删节。

创业要避免往同一个小死胡同里去挤
我曾看过许多硬件创业团队的项目,同质化的产品太多,大家的产品功能都差不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有些功能我觉得并不是消费者的刚需。所以说大家都往同一个小胡同里去挤,这个时候会打的头破血流。另外这些创业者开发的同质化产品,我们的消费者也不一定喜欢、愿意去用。我觉得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原因,关键是他们没有找到消费者的刚需,或者说是痛点。


有一个做家庭空气卫士的项目,实际上也就是做空气净化器的。但它本身还不是做空气净化器,实际上他就是做了一个控制板,他去控制别人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检测加控制)。我点评的时候,跟他说,他在选题上就是有一些问题。我当时曾问他:“你这个是以检测为主,还是以治理为主?”他说:“前期是要检测空气,然后是要控制一些其它的设备。”我当时就跟他说虽然这样成本不是很高,做起来难度也不是很大,但我并不认为他这个选题、或者说方向就是最好的一种模式。我说,你像我们北京的空气啊不用去检测,检测的设备根本就卖不出去,你睁眼就知道这天儿的空气(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污染有多严重。我告诉他应该更多的去想办法治理,重点治理室内环境空气,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你要是仅仅是整合别人的东西、控制别人的东西,这绝对是没有出路的。


没有出路在于,别人原来做的不是智能的空气净化器,可以用你的产品调控。但是传统空气净化器企业也在不断地转型、变化,当他们有智能的空气净化器了,你的盈利空间就很小了。


因为空气卫士这样的产品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需求量。整合别人的产品是个出路,前提是后装市场要足够大的量,现在很多家庭里还没有空气净化器呢,那么你要去整合谁的呢?要是检测空气的话,有很多智能手机就可以检测。下载个APP就可以了,现在像是这样的手机有很多。创业者为什么会失败,我觉得是产品做得不够好,没有更大的创新,也就是说,项目选题方向很重要,要是做这样的产品,不管背后是有多少资金的支持,你要是卖不出去产品,投资人也不会一直持续不断的投钱给你。


创业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
你要筹不到钱这个事情你也就做不下去了。我参加了乐视最近的一个硬件大赛,在那个大赛上我大概讲了几个观点。一个就是,做硬件本身,按照以往的经验,去用硬件赚钱,对于目前这个时代来说有点难,或者说比较难。一定要和背后的一些大数据结合起来,所以你要想更长远,但是时间不等人,如果你考虑的时间过长,可能你的消耗直接就很大。有资金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它会给我们争取时间去打磨我们的产品。若是你只筹到30万,当你花到28万快要没钱了,却还有许多工作没能做,那可注定就要失败了。


创业团队要有主心骨
我认为团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做)硬件本身就需要一个好的团队,而不能说仅仅是一个好的想法,把产品开发出来就行了。硬件本身就需要长时间的打磨,才能把产品做好。硬件开发和团队组建同样重要,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才能合拍,尤其团队建设是个很复杂的过程,磨合期不出现问题的团队就是最棒的。也就是说,硬件创业本身就很难,需要各个方面有能力的人在一起,才能组成一个好的团队。而不是说,只要一个人有创意、或者说一个人有能力,就能最终把产品做好。因为产品本身除了设计之外,还要涉及到其它的方方面面。比如说,有一些互联网团队创业,他们是从营销这个角度是他们的专长,然后他们所追逐的是快速,实际上硬件开发本身最忌讳恰恰的就是快!因为你快了的话,就根本不可能把产品做好。所以说我觉得这两种人,就是做硬件产品的人和做互联网的人,就是一段矛盾。实际上,做硬件开发的人可以不考虑营销的事,什么都不要考虑,而是一心一意把产品做好,这是最为关键的。等你产品过硬以后,再交给做营销的人,或者再建立营销团队。另外,做硬件可以说是一个烧钱的行业,而且有很多创业团队可能做着做着钱就面临资金链断裂,可能就做不下去了,这也是一个问题。 凡此种种问题都需要个有智慧的决策人做统帅。


因为你的团队中不单单需要有设计者,还需要其他许多方面人的配合。接触到这些创业团队,我发现创业者团队的凝聚力是个不可小视的问题。在创业者团队里一定要有“主心骨”要把团队中的所有人(不管是五个人还是十个人一定要有个主心骨)团结、凝聚起来,因为在创业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分歧。特别是化解分歧是减少内耗的决定性人物,这个人显得十分重要。

产品要成为商品而不只是样品
如果一个硬件团队能够把前面谈到的产品、资本、团队的所有问题都处理好,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产品的营销了。毕竟,做出来的产品不只是样品,而是最终要成为商品的,要让消费者知道、引导他们消费、并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吧,首先你的产品要好,另一个是你要有足够的钱或资本的支持,最终通过互联网的这种模式、通过营销让更多消费者很快的知道你的产品。其实我们现在接触消费者的途径还是不够的,尤其是这些创业团队,相对来说他们的能量跟大公司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创业团队在产品本身上就花费很大的精力和金钱,那么他们可能就没有能力去做这种推广。如果能跟大公司绑在一起,这也是一条出路。


最后,我觉得我们的市场是需要有这样的先烈(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是最先站出来去做这些事的人)出现的,他们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为先驱,但是有这些先烈出现以后,会对我们整个硬件创业的环境(有积极的影响)。后来的创业团队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通过一段时间的打拼,硬件产品不断的更新迭代、物联网产业才能够大规模的发展起来。
2015年10月27日,中国半导体协会MEMS分会一届二次会员大会暨年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包括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领导与会员单位人员在内的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年会。中国半导体协会副理事长陈贤与中电十三所副所长樊元东先后在年会上致辞,MEMS分会秘书长蔡勇就分会年度工作汇报及2016年工作计划做了报告,赛迪顾问、深迪半导体与中芯国际等公司在年会上发表演讲,会上还举行了MEMS产业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揭牌仪式。


中国半导体协会副理事长陈贤

最年轻的半导体行业分会组织
年会召开恰逢中国半导体协会MEMS分会成立一周年,作为最年轻的半导体行业分会组织,陈贤副理事长肯定了过去一年MEMS分会取得的成绩,他认为年轻的MEMS分会是最活跃的行业分会组织,在行业规划与企业竞争力分析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中国制造2025规划当中对于微电子与MEMS技术相当重视,MEMS分会要争取在中国制造2025细化工作中发挥作用,为MEMS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希军表示在过去的一年MEMS分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组织市场年会与市场对接会等大型活动以提高MEMS行业知名度,建立MEMS企业间的协同工作机制,促进MEMS行业的资源整合;进行大量的企业调研以跟踪MEMS最新产业发展状况,为完成MEMS产业规划打下基础;为MEMS企业提供专利预警分析服务,成立微纳技术标准委员会,以促进MEMS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举办CEO沙龙,建立MEMS产品高端智库,与国外MEMS产业界进行密切合作,为MEMS行业的发展搭建高端交流平台。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希军(右)与
中电十三所副所长樊元东(左)为专利综合服务平台揭幕

张希军强调明年MEMS分会将以更包容与更开发的心态展开工作,正确成为MEMS企业成长的有力支撑。

2020年国内MEMS市场达到千亿级别?
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开始采用越来越多的传感器,以及物联网市场的发展,MEMS器件的增长势头越来越强,远超半导体的平均增长幅度。赛迪顾问预测今后4年全球MEMS器件市场将以13%的年均增长率成长,2019年全球销售额可达240亿美元。



中国MEMS市场的增速一直高于全球,这主要得益于中国通信、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与汽车电子产品的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全球电子整机产业在不断地向中国转移,这就使得中国对于MEMS产品的需求持续增温。2014年中国MEMS市场规模达到265.6亿元,增长17.2%,在全球所占份额已达32.7%。



据赛迪的统计数据,网络通信(包含手机)应用是中国MEMS器件第一大应用市场,汽车电子与计算机(包含平板)分列二三位。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看好医疗电子与消费电子(仅含可穿戴与智能家居等产品)在未来几年的增长。具体到细分市场,压力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仍然是目前MEMS器件中出货量最大的两种器件,生物化学MEMS器件的基数虽小,但是增速很快。不过在生物与化学MEMS领域,国内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



赛迪顾问预测未来几年MEMS器件将呈加速增长的态势,李珂预计2020年左右,中国MEMS市场产值可接近千亿元规模。

虚拟整合元件制造模式是中国MEMS产业发展的方向吗?
赛迪顾问总结了目前中国MEMS产业发展遇到的三大问题。首先是产品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在国际MEMS领先企业已经从单个器件开发转到传感器融合与多轴传感器组合开发模式时,中国企业大多还从事单个器件的开发与产业化工作;其次,由于中国在晶圆制造方面比较落后,因此中国MEMS产业中试、代工制造工艺能力不足;最后,封装测试对于MEMS产品比普通IC更重要,封装的成本约占MEMS器件总成本的三分之二,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针对MEMS的批量封装与测试能力,缺乏通用测试平台.


2014全球前八大MEMS厂商,只有InvenSense是设计公司

李珂认为通过加快新产品研发、加强产业链合作、密切与应用厂商的合作关系,加强MEMS人才培养,可以解决目前MEMS发展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陈贤副理事长也表示,中国的MEMS产业现在的状态是三业(设计、制造、封测)分离,而国际领先的MEMS企业多是整合元件制造商(IDM)。在目前中国MEMS企业中培育出IDM企业的可能性不大,因此MEMS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如何紧密合作,打造一种虚拟IDM模式,应该是中国MEMS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中国MEMS产业链看起来完整,但是各自为战的企业很难对抗国际IDM的巨头

“自主研发、并购重组、合资合作同时并举,产业链、价值链、金融链相互打通,如何在现在三业分离的基础上,通过三业合作,即虚拟IDM把MEMS产业做起来,是MEMS产业同仁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陈贤总结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