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82307
|
植物的抗旱性与植株养分情况分析 世界上36%的可耕地年降水量少于760mm,其余64%的可耕地在作物生长季节也经常发生季节性干旱。作物抗旱性是指作物在土壤(或大气)干旱条件下生存和形成产量的能力,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生理功能,是遗传特性及外部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在旱地农业中植物营养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如何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合理使用肥料,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问题,植物营养的变化可以使用植株养分测定仪进行测定分析。那么抗旱性与植物营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干旱条件下增施氮素能够降低叶片渗透势增大膨压,增强其渗透调节能力,而渗透调节能力的增加必然依靠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研究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施氮菜豆叶片蔗糖含量增加是对照的2.3倍,冬小麦叶片脯氨酸含量是对照的3倍,可溶性糖特别是还原性糖的大量积累,对提高作物渗透调节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低氮羊茅草(缺氮条件下)在干旱条件下叶片卷曲严重,对干旱反应敏感,认为低氮羊茅草对干旱的反应是避旱而不是耐旱;同时还发现正常供水条件下高氮羊茅草的水分利用效率要比低氮植株高得多,但在干旱条件下低氮羊茅草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幅度要大得多。在正常供水和中度干旱条件下,氮素水平对春小麦叶片的水势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减少了叶片的束缚水含量,增加了自由水含量;在严重干旱条件下,施氮处理的叶片水势明显降低,膜透性增大,且束缚水和自由水含量降低幅度均大于低氮处理。
在干旱条件下,磷素营养一方面降低棉花叶片ABA含量,增大作物的气孔导度,导致单位叶面积水分散失增多,同时还促进叶片细胞分裂,使叶面积增大,提高了植物的耗水量,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又能提高作物叶片的水势及其相对含水量,提高玉米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而较高的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能够降低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含量,抑制膜内不饱和脂肪酸分解产物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细胞内胶体水合程度和束缚水含量,增强组织和细胞的保水能力使细胞膜透性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