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1](images/default/star_level1.gif)
- UID
- 861897
|
Linux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Linus Torvalds还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名学生,最初用汇编语言写了一个在80386保护模式下处理多任务切换的程序,后来从Minix(用于操作系统教学、很小的Unix)中得到灵感,发誓要写一个比Minix更好的Minix,于是开始写了一些硬件的设备驱动程序、一个小的文件系统......,这样0.0.1版本的Linux就出来了,但是它必须在有Minix的机器上编译以后才能玩,这时候的Linus已经完全“走火入魔”了,决定踢开Minix“闹革命”,于是在1991年10月5号发布了Linux 0.0.2版本,这个版本已经可以运行bash(一种用户与操作系统内核通讯的软件)和gcc(GNU C编译器)了。
Linus从一开始,就决定自由扩散Linux、包括源代码,他把源代码发布在网上,随即就引起爱好者的注意,他们通过互连网也加入了Linux的内核开发工作,一大批高水平程序员的加入,使得Linux达到迅猛发展,到1993年底,Linux 1.0终于诞生。Linux 1.0已经是一个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了,其内核写得紧凑高效,可以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在4M内存的80386机器上也表现得非常好。
很多人对Linux的认识有个误区,即总把Linux与低档硬件平台联系到一起,其实从2.1.xx系列内核开始,Linux就开始走高端的路子了,大约在1.3版本之后,开始向其他硬件平台上移植,包括号称最快的CPU---Digital Alpha(目前主频是最高的),目前Linux能将硬件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可以囊括低端到高端的所有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