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注册
登录
论坛
博客
搜索
帮助
导航
默认风格
uchome
discuz6
GreenM
»
数字电路
» 基于SiGe HBT的射频有源电感的设计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基于SiGe HBT的射频有源电感的设计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yuyang911220
当前离线
UID
1029342
帖子
9914
精华
0
积分
4959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5-22
最后登录
2017-7-24
论坛元老
UID
1029342
性别
男
1
#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yuyang911220
发表于 2016-10-21 21:50
|
只看该作者
基于SiGe HBT的射频有源电感的设计
集成电路
,
电子产品
,
通信技术
,
单片
,
金属
电感
在
射频
单片集成电路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具备阻抗转换、谐振、反馈、滤波等功能。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向高速化、微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由于无源电感占据了射频集成电路大部分的芯片面积,所以如何减小片上无源电感的面积成为现在人们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得比较多的集成电感的主要是金属互连线电感,但其具有占有芯片面积大、品质因数Q低等缺点。因此,采用占面积小的
有源
电感代替无源电感,是满足射频单片集成电路的途径之一。
在低频电路中,通常有源电感由跨导运算放大器、电阻以及电容来实现。但是由于运放在高频下不具备较高的增益,因此,不适宜在高频下应用。
在射频电路中,必须采用其他的有源器件来构成有源电感。虽然可使用GaAs工艺来实现有源电感 ,但是由于其造价比较昂贵,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SiGe技术具有与成熟的Si工艺兼容,芯片的成本具有较好的竞争力,已经渐渐成为设计射频单片集成电路的主流。
本文采用两个晶体管构成回转器,利用晶体管内部本征电容合成电感。设计了采用不同组态的四种有源电感电路结构,并就其中一个性能较好的电路做了详细的讨论。最后采用Jazz 0. 35 μm SiGeBiCMOS工艺,用射频仿真软件ADS进行了验证。
本设计与无源电感相比能极大地减少芯片面积、节约成本,对于射频集成电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 设计理论及方法
1. 1 有源电感实现的基本原理
有源电感的电路结构有多种形式,其广泛应用的基本结构是:采用回转器和电容组成。回转器具有将一个端口上的电压回转为另一个端口上的电流的性质。利用这种性质,晶体管的寄生电容或外接电容可以转换为电感。回转器端口接电容构成的有源电感,其中由一个正的跨导放大器与一个负的跨导放大器在输出端口接一个负载电容可以构成正阻抗有源电感。同理,由两个正的跨导放大器或两个负的跨导放大器在输出端口接一个负载电容可以构成负阻抗有源电感。若两个跨导放大器的跨导值分别用gm1与gm2表示,电容值的大小为C,则其电感值L 大小可以表示如下:
1. 2 基于S iGe HB T 有源电感的设计
将双极型晶体管看作三端口器件,在进行级联时,共有三种基本组态: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组态。每种组态的连接方式分别有两种:输入、输出。故单独的双极型晶体管共有3 ×2 = 6种连接方式。不同的连接方式具有不同的导纳参数。为了化简方便,假设每个晶体管的高频小信号等效模型[13 ]仅由基极与发射极电容Cbe以及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跨导gm 构成。将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容作为回转器输出端口的负载电容,则可以构成不同结构的有源电感。图1为晶体管的6种交流通路。其相应的导纳Y参数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分别用A类、B类、C类表示。每种组态的Y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组态的晶体管Y参数
图1 晶体管的不同电路组态
收藏
分享
评分
继承事业,薪火相传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返回列表
电商论坛
Pine A64
资料下载
方案分享
FAQ
行业应用
消费电子
便携式设备
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热门技术
智能可穿戴
3D打印
智能家居
综合设计
示波器技术
存储器
电子制造
计算机和外设
软件开发
分立器件
传感器技术
无源元件
资料共享
PCB综合技术
综合技术交流
EDA
MCU 单片机技术
ST MCU
Freescale MCU
NXP MCU
新唐 MCU
MIPS
X86
ARM
PowerPC
DSP技术
嵌入式技术
FPGA/CPLD可编程逻辑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富士通半导体FRAM 铁电存储器“免费样片”使用心得
电源与功率管理
LED技术
测试测量
通信技术
3G
无线技术
微波在线
综合交流区
职场驿站
活动专区
在线座谈交流区
紧缺人才培训课程交流区
意见和建议